NLP高階|換位思考、同理心,多練習幾次就可以做得到嗎?-高階Day1-知覺

小幸運生活-3

#人本取向NLP高階班第三期 #換位思考 #同理心 #多練幾次就可以做得到嗎 #day1知覺進階

阿德勒認為「人的幸福與快樂來自好的人際關係」,但是,與人互動,無法避免會有衝突,因此,學會尊重,並且,在溝通發生阻礙時,如能「以對方的眼看、對方的耳朵聽、感受對方的心情」,將會解決很大的問題。

用對方的眼耳心感受,就是同理心啊~

「同理心」是個很重要的能力,因為會影響著與他人互動時的品質。道理不難懂,但是執行起來就超難的啊!

前幾週,在家裡發生不大愉快的事情,就是跟我跟博哥有些衝突,雖然事過境遷,也因此,藉機有討論與生活上的調整,就過程、未來可能的結果來說…是好的,但是,因為感覺實在太強烈了,所以,這次課程裡, 陳大樹 老師的 #知覺角度 團體帶領,我就用那次的事件來當情境。

結果,在過程裡,總覺得有些地方怪怪的,在這個技巧中的三個位置「自己、對方、睿智的第三者」體驗裡,我最容易進入「自己」在事件裡的角色,無法融入「對方」,此外,在「睿智第三者角色」時,雖然彷如可以看到互動全貌,但是,情緒上,好像時不時的,就會跳回「自己」的位置。

所以,儘管結束後,好像有些新的看見、得到些經驗,但是,好像有什麼不足?!

#知覺角度vs知覺角度校正訓練

是啊,知覺角度,是個滿好的技巧,透過引導,可以進入「他者」的狀態、角度、視野,進而產生某種理解與學習,不過,以這次與博哥的衝突為例,確實沒有辦法做到很漂亮的角度切換。

因為這次我選的事件實在太新鮮,以及,引發的情緒太多了。

而我無法好好融入三個位置的狀態,這也是當年創立「知覺角度校正訓練」技巧的人所感受到的困難。

同樣要進入三個角色中感受、學習,但是,似乎沒有那麼容易可以平均的進入,因此,透過這個技巧+次感元調整的方式,重新擺放三者的位置到比較適當的位置後,再來重新體驗,看看是否會有什麼不同。

其實,在看老師做示範時,心中還是有許多疑問⬇️,不過,在小組演練時,卻在這些疑問點上,有許多有趣的新發現,以下老師提問中,後來很有感覺的部分:

※※在內在世界的眼睛裡看到,彼此站的位置是如何?距離遠近?

※※是如何看對方平視或俯視?

※※如果畫面裡的人物有聲音,聲音是從哪裡發出來的?

※※你聽到聲音,是用身體什麼地方聽?

※※身為睿智第三者,對於他們有什麼評論?感受?

我對於「聲音從身體那裡發出來,以及,你是用身體什麼地方聽」感到好奇,忍不OS「當然是用耳朵聽啊,不然咧?」不過,自己親身體驗後,哇,以上的這些問題,有許多很不同的體驗呢!

最讓我震撼的莫過於,對方是用身體什麼地方發出聲音,與,你是用什麼地方聽,在那個瞬間,我感受到對方是從肚子發出聲音,而我是用胸口處去聽

⬆️這樣的感受太有趣了,而,我們要把上述的狀況校正回來,於是,要開始調整次感元,#讓對方用喉嚨將聲音發出來 #自己則用耳朵去聽

⬆️校正的過程裡,我發現,如果,我不用胸口(接近心臟)去聽,只是單純地用耳朵去聽,有些不舒服的感受,瞬間就消失了,但是,在我閉著眼睛,好奇地在心裡世界演練時,並不是每次都成功的,我細細的感受成功用耳朵聽,以及,無法成功用耳朵聽的差別。

這是個有趣的歷程,讓我更細膩的感受,什麼叫「走心」,原來大腦並非理智的聽,而是,常常還沒辨識內容就往心理去了啊!

再來一個有趣的發現是,校正「把對方的感受、情緒」還回去的歷程。

在過程裡,我可以感受到好多「第一位置:自己」的好多情緒都跟在「第三位置:睿智第三者」身上;以及「第三位置:睿智第三者」在此位置觀看「第二位置:他人」時產生的情緒,原來其實也是屬於第一位置的。

睿智的第三者應該只是客觀、如實的看,怎麼會有情緒呢?所以,就要把 #不屬於這個位置的情緒還回去在把情緒歸位時發生兩個有趣的變化:(1)歸還過程中,忽然發現視覺校正時,我當時一直感覺到右方畫面很滿、很沈,那個滿是所謂何來了,哇,原來是那麼多情緒啊,(2)當歸還越多時,關於第二位置的感受才慢慢出現啊,因為第二位置的感受真的很微弱,所以,必須做出這麼多清理才可以體會到。

做完這個校正後,第三位置終於可以如實的觀賞事件的發生了。也就是彷彿觀賞圖片般,客觀的「看著」,不參雜任何感受。

再來,在第一位置的校正,也滿有趣的,把畫面調小、距離拉遠、話別往心理去而是耳朵聽,一切就輕鬆多了。

這次演練,讓我有個小小心得:

雖然,我們都知道,面對青少年,要保持距離,不要干涉太多,但是,這是概念上的知道,然而,心理上保持距離,卻是必須有意識的刻意練習啊。

有趣的是,在這個慢動作的歷程裡,看更清楚「事件在心裡的原貌」,再來是,利用「大腦無法區分現實與想像」的特性,幫忙訓練大腦,用「新的距離」、「校正健康的」,這件事是可能的。

而在演練的過程中,可以更細膩的看到,情緒是如何的混雜在一起,所以,有混亂感,然而,透過校正後,有某些感受變得清晰了,雖然,察覺到「身處其中的自己感覺是如此的滿」,但是,有了這層看見,心中卻反而是坦然的。

而此時,站回第二位置時,忽然有種趣味感,好像更理解孩子是怎麼看到父母的,如此一來,那種包容與寬度,彷彿也打開了。而同時,也在那一刻,對於「同理心」這個詞彙,有更多體會。

其實,最近發生的事情,讓我感觸深刻的是,我發現,很多事情「只有愛」是不夠的,因為只有愛支撐,有時候真的還是會很疲累、空虛,甚至覺得快被拖垮了,唯有「愛裡添加智慧」我覺得才足夠完整。

而這個智慧,必須在包含:知識、行動、感受、彈性~在其中才足夠。

所以,反饋這段期間以來的自己,深深覺得,我不只有愛而已,我也在其中鍛鍊了屬於自己的人生智慧。

最後,我覺得上課還是蠻有幫助的,正在鍛鍊我判斷事情可以用更多元的角度切入!感謝老師、同學共同讓課程完成,感謝家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