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尊嚴的活,尊嚴的死,最後一堂課!

生命關懷電影

每次在觀賞這類關於生死議題的電影時,總是讓我相當震撼,特別是歐洲電影裡,那種對於人的尊重,總是讓我覺得,境界好高啊,要做到徹底的尊重對方意願的狀況,考量親人那方的不捨,到底,身為一個人有沒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死?而一個人要如何面對老年,在未來幾年將會是嚴峻的問題,因為台灣已經正式邁入老年社會,我們將面對父母的衰老,以及自己的,如何善終,也將成為不可密免的問題了啊!

相關影片(書籍):最後一堂課、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慕、被偷走的那五年、愛的萬物論、祈求。

最近有機會到老人院進行服務,幫老人家泡腳按摩,近距離接近百態人生,反思自己的生命遭遇的種種,忽然發現,原生長家庭的父親與母親家庭是截然不同的模式。

阿公阿嬤如今已過90歲,依舊可以打理自己的生活,忙進忙出,還算不錯,子女們因一次阿嬤中風意識到父母已老邁,因此經常定期回家,並帶著老人家出門吃飯,偶爾玩樂,而外公外婆則在好幾年已經過世,生前外婆因病痛,經常得在醫院洗腎,十幾年來都無法出門每天都很痛苦的樣子,想來讓人不捨,兩種不同的生命形態在眼前上演,也在預告著,自己現在如何過日子將會抉擇出什麼樣的人生況味!

關於老年,是未來不可避面的議題,也藉著「最後一堂課」整理關於老年來臨的議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延伸閱讀、觀賞,以下的資料有,最後一堂課、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慕、被偷走的那五年、祈求!

最後一堂課

改編至法國小說「那就10月17日吧!」的電影『最後一堂課』,這是真人故事改變的,主角瑪德蓮在92歲生日那天宣布,當自己身體衰老的無法好好度日時,將會選擇自我了斷,而那天日子到了,就在兩個月之後!

電影:最後一堂課

這個震撼彈引起家庭波瀾,雖然,這個概念瑪德蓮早就反覆地告知子女,但是,當真的這天來臨時,大家卻是不願接受,兒子女兒急力反對,兒子覺得媽媽如果已經無法照顧自己就搬到老人院去住,女兒想要讓媽媽跟自己住,然而,這些都不是媽媽的意願,她希望的是,可以尊嚴的死去,所以,想要趁著還有能力時決定自己的日子

電影:最後一堂課-2

從反對到支持,是身為女兒對母親的愛,即使最後眾人都指責女兒,但為了愛母親,支持母親的信念,她也只能幫助母親繼續完成這條路,電影中,有許多母親與女兒的對話,並穿插許多女兒的不安夢境與童年回憶,滿滿的不捨,在其中,讓人不禁思考,究竟我們有多少權力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死以及家人的生死

如果按照課題分離的概念(可參考阿德勒筆記),身體是母親的,生命是母親的,受苦的是母親情感,理應由母親自己決定,但是,這難道不就是一種自殺,是該鼓勵的行為嗎?

劇中的兒子一直強調,媽媽就是面對老化憂鬱症而已,難道不可以吃一吃抗憂鬱的藥就好嗎?甚至指責母親,就算要包尿布也沒關係,因為,大家不會覺得嬰兒包尿布很奇怪,為什麼不能接受自己的老化呢?有個橋段,至今我仍印象深刻,劇中母親因獨居而跌倒在浴室而住進醫院,隔壁床的阿公因心臟病治療後插管,兩個老人玩笑地說著「其實我們不想活,我們只想著怎麼樣可以死啊」!

好像每個人講得都有道理,每個人的立場也都對,當然電影是根據女兒所撰寫的小說改編的,書中就是要詳盡地說明母親的理念與自己的心路歷程之轉折,所以,當然最後媽媽當然是依自己的心意離開了。

不過,即便如此,電影結束了,有些疑問依舊在心底迴盪,或許,我們無法決定別人的生死,但是,希望有機會可以決定自己的,而電影也教會我一件事情,即使不捨,也要學會尊重別人的決定,然而,這也是最難的事情啊,恐怕是一生都得學習的功課!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看完電影之後,我忍不住想到「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書中的教授因為得到疾病,身體日漸衰弱退化,然而,教授選擇與瑪德蓮不一樣的方式,就是看著自己日漸的失去身體的功能!

這本書是由他的學生記錄每週二與教授的對談而逐步完成的生命教育,有好多值得反思的內容,當年,是我最失意的時候看這本書,從書中我得到很多生命的力量,是本充滿智慧,教會我們愛,失去,生命的一本書。

關於失去的篇章特別動人,因為,看著教授漸漸的腳步能動、手不能動、無法控制大小便,他只能學會欣賞,自己還有什麼,並學會享受家人對他的愛!

我們無法說瑪德蓮與教練誰比較好或不好,因為,這是不同的選擇,都一樣可以帶給我們對於生命更有寬度的思考,絕對無法比較誰是誰非,然而,這些有智慧的長者,無非是給我們一些範本,讓我們知道,原來生命可以有哪些選擇!

不過,在這些書本或電影中,我也學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這些老去的老人其實也是希望孩子可以過好自己的人生,因此,每天大家的生活都要照舊,唯一不同的是,大家更懂得如何在相處的片刻,好好的在一起!

愛  慕

當初看到這部電影時,不得不說,相當震撼!

電影:愛慕-1

電影中的老夫妻,太太因為得到腦部的疾病,影響到生活,於是決定要開刀,然而結果並不順利,老太太只能臥病在床了,老先生遵循老太太的意願讓她回家,但因為老先生行動也不方便,照顧自自然也有問題,有天,女兒來到家裡發現這狀況,生氣不已,她氣爸爸怎麼可以把媽媽放在家裡,無法得到好的照顧,然而,老太太說什麼也不願意到醫院,老先生也只是尊重太太的意願!

這是我第一次在電影裡,如此,清晰地明白,西方社會裡,孩子與父母親,彼此課題分離的呈現,即使,再怎麼不願意,你只能尊重對方的選擇,不能擅自為對方做決定,即使,狀況看起來明明很需要幫忙時也是如此,當時看到女兒與父親吵架時的震撼依然清晰可見,這們尊重的功課,真的是很難的一門學問啊!

老先生最終還是因為無法照顧老太太而請了看護了,但是,情況並不順利,一來是,好的看護難尋,而來老人家不願給年輕人負擔,所以要獨自負擔看護費用因此也無法得到全天的照護,有時候是得不到看護的尊重,有時候是體力無法負擔照顧妻子的責任,加上妻子的病情日益嚴重,不只太太痛苦,丈夫聽到那宛如狼嚎的叫聲也都挺不住,疼痛讓人失去理智,妻子經常咒罵那些讓人想也想不到的內容,再多的愛,都無法承受了吧!

人的生命最痛苦的就是,身體毀壞後,便不可逆,只能維持現況或持續走下坡,再來是,現代醫學進步,身體越來越疼痛,但是,卻怎麼也死不了,於是太太甚至拒食,卻引起先生極大的不安與不滿!

電影:愛慕-2

結果相當黯然,最後老先生親手殺了太太,而電影中沒有交待老先生去哪,然而,透過緩慢節奏的鋪陳,再到最後那必須抉擇的瞬間,也夠讓人在重新重視關於老人照顧的問題了!

電影:愛慕3

雖然知道有照顧方面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老人家確實都有不願離家的心情,我想換作是我,亦是如此,因此,如何得到好的照顧,好好得善終,或許,也是每個人相當關心的議題吧!

「被偷走的那五年」與「愛的萬物論」

這部華語電影,在初看時,並沒有覺得特別的吸引人,只覺得劇情有點懸疑,就是有天太太發生車禍,才發現失去了五年的記憶,而這五年,他們已經從恩愛夫妻的狀況離婚,丈夫也已經另外再交女友了,然而,失去五年記憶的妻子卻不願意接受。

電影:被偷走的那五年-1

中間,透過不斷地詢問與追尋,得到解答與新傑化解的夫妻,重修舊好,卻赫然發現,妻子出現其他症狀,逐漸失去記憶,買重複的蛋糕、食物、忘記自己做過哪些事情…,夫妻好不容易有決定繼續走下去,妻子為了不要成為丈夫的負擔,決定秘密的接受風險極高的手術,卻沒想到,手術失敗,成了全身無法動彈、無法說話,只剩下意識的植物人了!

劇情急轉直下,讓人不得不陷入苦惱裡!

丈夫無視妻子的意願,不願為她拔管,企盼她有天會變好,卻這樣終於在折磨了好幾年之後,過程,你似乎也不能怪罪先生,因為好不容易又得到的感情,充滿不捨,怎麼願意為她畫下生命的句點呢!

而與這部電影有著相反結局,讓我忽然也想要一起討論的就是「愛的萬物論」,這部電影同樣是真人故事改編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故事。

知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是時間簡史的作者,他的研究與理論為物理學劃下重大的里程碑(未完續待)

祈求(寶萊塢大帥電影…未完續待)

認識【流動瓶子】,粉絲專頁【按讚】,延伸閱讀,可能感興趣的是….

賺零用錢之,採買小瓶實體書,作品集之,「好嗨噢!曼谷親子逍遙遊!」採購點下列連結!GO!

博客來購書    誠品購書     金石堂購書

賺零用錢之,採買小瓶實體書,作品集之,
「好嗨噢!義大利愛玩客!」採購點下列連結!GO!

博客來   誠品購書     金石堂購

電影心得。關於生死議題:最後的一堂課、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愛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