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馬斯之子,間諜、背叛、自我認同!

哈瑪斯之子-1

以巴關係,是個複雜又難解的習題,身為局外人的我們霧裡看花,不懂他們之間的愛很情仇,而,身為局內人夾雜許多複雜的情感,更難客觀的瞭解彼此,也因此,以這兩國為題材的電影,也越發讓人好奇,這部電影,以採訪+紀錄影片的方式穿插,老實說,剛開始還無法掌握節奏,但是,一旦,你進入他們所安排的情境之後,感受卻格外的深刻,這是一部關於間諜、背叛、自我認同的故事,曾經代號綠王子的以色列線人,現身說法,內容相當震撼人心!!

電影中兩位現身的主角,都是真實世界的人物,一個是巴勒斯坦的哈馬斯組織首腦之子-摩薩(Mosab Hassan Yousef),一個是以色列國安局-古恩(Gonen Ben-Yitzhak),摩薩在17歲時遭到逮捕後,在監獄中,古恩直接詢問他,是否願意當他們的線人(也就是以色列的間諜),身為巴勒斯坦重要組織之子的摩薩當然沒有輕易地答應,然而,探員經過一步步的佈局,取得摩薩信任,並讓摩薩在國內在自己父親的身邊做了十年的線人,期間,摩薩提供許多訊息,讓以色列當局得以捕獲多名重要的恐怖組織大頭。

究竟,為什麼一個巴勒斯坦重要組織首腦之子為何要答應成為線人?究竟,這中間牽扯哪些情恨糾葛?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如何開始?如何結束?而今,結束線人任務的他,又公諸於世的出版了「哈瑪斯之子:恐怖組織頭號叛徒的告白」這本書,也成為巴勒斯坦世界攻擊的目標,摩薩的安危又如何?看預告片先!!

其實這部電影的節奏,並沒有預告片來的緊湊明快,反而是,慢慢的,慢慢的,透過他們的談話,以及,記錄篇的穿插,逐步地進入主角的世界,並且分有以下幾個章節:橄欖樹的培育、行動代號「綠王子」、沈痛責任的背負、敵對下的信任、豪賭遊戲、父親與我的兩個世界、美國與守護著

電影懸疑的氣氛是逐漸鋪陳的,同時,礙於影片長度,並無法完全地把所有的事情交代得很清楚,不過,卻可以清楚地看見,摩薩的心理轉折,以及,古恩又是如何一步步的佈局取得摩薩的信任。

螢幕快照 2016-05-28 上午7.17.31

電影看完後,有種震撼的感覺,有以下心得。

第一,在誘勸摩薩由想成為聖戰士到成為間諜的過程,相當的細緻,必須有許多的安排與耐性,摩薩之所有會有戲劇性的改變,主要是因為,從小受到教育,說以色列人有多壞多壞,但是,實際接觸之後,卻發現,他們怎麼跟以前教的不一樣,當時他就已經覺得有點狐疑了,再加上,對方雖然叫他當間諜,但是,卻沒有強迫他、虐待他,反而是溫柔的叫他要好好讀書、好好增強自己的實力榮耀父母,就像是溫柔慈祥的長輩陪伴身邊,慢慢的跟他談,爾後,他有機會接觸到自己組織的另一面,卻發現所屬的組織意外的兇殘,於是,原本世界的認知裂開了大洞。

其實,叫摩薩好好讀書榮耀父母,也是國安局的計劃,因為只有摩薩在自己的組織越重要時,他才能收集到更多有用的線索啊

第二的發現是,現實生活中的線人(間諜)其實跟電影並不一樣!

要當個好線人(間諜)可不能像007那樣招搖,那麼明顯,每個人都知道你是派來搞鬼的,不就成了大夥攻擊的目標,這不禁讓我想到之前看電視節目討論間諜案時,來賓有提到,身為間諜就是要看起來越普通越好,最好忽然出現在一個地方別人都不要注意到你,沒有人想要防備你,這樣你才方便收集資料啊。

不過,摩薩的狀況不同,畢竟,他老爸是哈瑪斯組織的首腦之一,而他是老爸信任的秘書,所以,跟那種大家都不要注意我的那種間諜相比,他唯一的工作就是,把老爸的秘書工作扮演好,他只要演好他自己就行了!!

當然,為了要讓他可以把自己的角色扮演的更好,國安局的人當然有教育他一些技巧,例如,如何跟其他人應對,何時該問問題,何時不該問等,而不只是國安局利用,反過來,摩薩也知道,他自己的重要性,他又可以如何影響組織與以色列國安局。

不知道為什麼,那段「他只要演好他自己就行」讓我特別有所觸動,可能是因為,最近太常閱讀療癒系的書了,我覺得,不只是身為間諜要做這樣的事情,而是,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找到自己的天賦、角色、位置,然後,不要在意別人眼光的扮演好自己,真的是很重要的是,它不只會讓你自我感覺好,也可以讓你幫助別人。

不過,在這部影片中,扮演好自己,是另一回事,它涉及的問題比較複雜,是關於自我認同的部分。

也就是,第三個感想,如果,你想摧毀一個人,就先摧毀他的自我認同,因為,一旦原本信仰的價值崩毀,他會變得無所適從、不安、焦躁。

摩薩遇到的就是這樣的問題。

螢幕快照 2016-05-28 上午8.30.03

面對自己的家人、族人,他是個背叛者,並無立足之地,雖然他的出發點是認為,不該用這樣激進的手法擴大以巴的裂痕,而他的角色確實可以對這段關係有影響力,然而,他的所作所為,還是無法得到認同。此外,不以聖戰士為生活目標的他,勢必得建立新的價值觀,於是他轉而認同古恩的做法(當間諜破壞聖戰士的工作),但是,一旦古恩無法繼續擔任他的聯絡人時,以色列當局,對他的懷疑與猜忌,又不得不讓他體認到,即使他冒著生命危險,為以色列的國安局做了這麼多,他終究不是他們的一份子。

因此,他最後只能逃離,然而,就算他遠到美國,他的身份,依舊難擺脫來自中東世界的他是恐怖份子的印象。事實上,在他答應成為間諜開始,他的世界,就徹底地改變崩解,他必須終身都要整理這段歷程,終身都必須要尋找到歸屬,然而,它不屬於恐怖組織的一份子之後,其實,他也無法得到他人的信任,基本上,關於歸屬這件事情,終究是個不可解的期盼。

因為電影的關係,對他有很多好奇,原來,摩薩是先到美國之後,遭遇到遣返的問題那段時間,才出版了「哈瑪斯之子」這本書,當時在美國引起很大的爭議與討論,因為媒體抨擊將間諜遣返將會有問題,後來,他順利地留在美國了,但是,到目前為止,他仍必須每幾個月就變換居所,而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他也始終很警覺,甚至每幾個小時,就必須更換拍攝的地點。再者是,仔細觀察他的模樣,是不是跟紀錄片年輕的自己有所不同,我個人覺得,這段時間以來,他應該一直有在動整形手術吧(這點未求證嘿)?!

看到這樣的資料時,心裡忍不住覺得有些酸楚,這麼多年來,背包炸彈客數量並沒有減少,甚至,從以色列轉移到世界各地,看來以巴的紛爭,中東的問題還會持續許久,而曾經是背叛者的他,當然也是暗殺的目標,再加上,他曾經長達十年處在那種雙重身份的壓力之下,我猜想,他這輩子,或許,都無法,真正的安心過日子,但是,這是他的選擇,他雖然身處壓力之中,然而,他也完成了這輩子,許多人都無法完成的事情。所以,很難說,這樣的經歷是好或不好,或是,也許以線人的身份他能有目前際遇很幸運,因為他保住一條小命,而且,他還可以跟別人分享,持續的貢獻一己之力

以巴關係是個難解的課題,身為局外人的我們,或許也不能做些什麼,但是,卻可以透過電影,累積對於生命的看法,以巴衝突換個角度來看,其實也不過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放大版,如果,我們無法學會愛,無法學會信任,無法看懂殘酷,無法學到智慧,世界只會充斥許多暴力與仇恨,如果,我們可以透過電影明白一些事情,或許,我們也能從不同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以下與以巴關係有關的電影:

  • 美麗天堂 Promises (V)
  • 檸檬樹 Lemon Tree (V)
  • 莫莉與莎莎 Close to Home
  • 與巴席爾跳華爾滋 Waltz with Bashir
  • 泡泡公寓四人行 The Bubble
  • 烽火無間 Bethlehem

認識【流動瓶子】,粉絲專頁【按讚】,延伸閱讀,可能感興趣的是….

 

賺零用錢之,採買小瓶實體書,作品集之,「好嗨噢!曼谷親子逍遙遊!」採購點下列連結!GO!

博客來購書    誠品購書     金石堂購書

賺零用錢之,採買小瓶實體書,作品集之,
「好嗨噢!義大利愛玩客!」採購點下列連結!GO!

博客來   誠品購書     金石堂購

哈馬斯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