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告白,跟隨者或獨行者?!〖365-23〗

告白,這一詞,總是讓人臉紅心跳,只要想到告白,就會自動聯想到,暗戀許久的人忽然對愛慕對象告白的情景,感覺這詞應該帶著點青澀、甜蜜、心跳,但是,在這部電影〖告白〗裡,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從即將離職的老師告白開始,接連的由不同的角色進行內心的獨白,其犀利的言語,陰暗的氣息,讓人看了會接連的震驚,對於人性精準地描繪,讓人忍不住倒抽一口氣,有許多議題很適合拿來討論,什麼是邪惡,什麼又是正義,青少年關於認同與霸凌的議題,在這裡都相當冷酷地呈現。

國中、高中時期,是小孩最容易變壞的年紀,只要撐過這段時間沒有變壞,至少可以說是第一階段的安全過關,這是我們成長過程的經驗之談,但也完全符合心理學所談的發展階段。青少年本來就是尋求認同的年紀,到此時,融入團體的需求,透過朋友認識自己,都是這年紀非常重要的任務。在這個年紀,什麼無關緊要,什麼又是非有不可,很多判斷的依據,都來自朋友。整部電影,由老師的告白展開序幕,即將離校的年輕女老師,冷淡平靜地敘說起自己對於教師職業的想法,以及女兒死亡的過程,而最恐怖的終極告白就是,殺死她女兒的兇手,竟然是,才國中生的學生。先暫且學生基於何種理由決定殺死(後面會換學生告白),這樣驚人的告解,頓時也讓本來漫不經心的同學們都屏息聽起老師的告白了。老師雖然已經知道兇手是誰了,然而基於少年法的緣故,決定不告發他們,因為14歲以下的青少年殺人,是無法被判死刑的。為此,她說,如今她雖不向法制單位告發他們,她卻已經在兩位殺人的同學喝的牛奶中注入了愛滋病患者的血液,而這就是她的報復。

電影片頭,就以如此爆炸性的資訊呈現,此時以黑白緩慢的慢動作鏡頭,真正開始了電影。

女老師雖然說「在同學喝的牛奶中注入愛滋病的血液是她的報復」,但是,只要稍微有點邏輯思考就知道,這不可能,第一,血液注入牛奶中,喝起來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呢,第二,透過牛奶可以傳遞病毒嗎。這完全都是不合理的,但是,老師這樣的告白,確實已引起了班上的波瀾,於是,無法受到法律制裁的兩名學生,卻遭到同學無情的霸凌,到底什麼是正義,什麼是個人的存在感,一個牽引著一個,先是老師的告白,再來是資優生的告白、兇手A、兇手B、兇手B的媽媽,每個人的獨白都將帶領著一個個冷酷的現實。

看這部電影時,我就在想,如果我是老師的話,我應該會想給各位同學看兇手A遭到同學霸凌的片段吧。

在女老師的告別結束後,新的學期開始,兇手B因為內心譴責的緣故,已經都不來上學了,兇手A同學卻彷彿沒事般地繼續到校,他蠻不在乎的樣子,引起了同學的不滿,一名同學先發起了行動,用板擦丟了A同學,至此後,每個人都可以欺負他,他們打他、推他、把書丟到窗外,他們罵他沒有羞恥心。然而更可怕的是,有天新的班導師,拿起了一張紙條說「我知道你們在霸凌A同學,你們不應該忌妒他的好功課,只要你們肯努力,你們也會像他一樣,所以停止欺負A同學吧。」而這段話,並沒有平息這些暴力,只是更變本加厲的,他們試圖找出告密者,而此時,一名從來不參與霸凌的女高材生,也被懷疑牽扯進這場暴力當中。

在看這樣的片段時,內心感到相當震撼,震撼的並不是霸凌這件事情,這檔事情,真的很多地方都有,班級教室內、辦公室內、女朋友圈中…..,引起內心波動的真正原因是,電影實在描繪的太寫實了。

以前在讀社會心理學的「從眾理論」時,主要就是在分析,為什麼人們會在某些情境下,做出自己平常也不會做的事情,像是,在遊行的隊伍中打人,又像是,為何有些人會捐出自己所有的財產出家。社會上有許多極端的例子可以讓我們探討從眾行為,但是,其實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有這種事情發生。記得以前國中的時候,班上也有類似三角戀情的故事,A君與B女是男女朋友,C君介入,B女與C君交往。發生這樣的事情,大家絕對相信B女與C君是壞人,因此,大家開始對B女、C君不理不睬,因為他們是壞人,所以就算受到大家的制裁,也沒有什麼錯,雖然,班上並沒有像電影這樣極端,有暴力行為,但是孤立、冷漠、不理不睬、冷嘲熱諷,其實對當事人而言,也是相當可怕的言語暴力了,看在旁觀者的眼裡,誰應該都不想成為被孤立的人吧。但是,此時你並不想選擇用暴力對待他們呢?那是不是,你就會被當成是「他們」一伙的,你(妳)會被質疑,是不是你贊成搶別人女朋友?你贊成劈腿?或是更極端,你覺得A兇手殺人沒有錯??

有時候我們盲目地跟從別人的意見(跟著打人、罵人亦如是),並不是因為覺得那是對的,只是因為,在那樣的情境與條件下,我們似乎無從選擇,當我們無法辯駁時,不跟隨,就是被劃入另一個圈圈當中。電影中的女高材生,就是這樣的狀況,當同學玩笑般的作弄A同學時,她從不參與、不笑、不看,所以,她也被深深地懷疑,就是告密者。

在青少年的時期,同儕是最重要的,不管是觀念、穿著、行為舉止,我們都是透過彼此相互學習、確認,所以,遇到很難判斷的狀況時,我們也會參考同學、朋友的意見,透過互動,我們逐漸學習不同的想法,慢慢認識這個世界,就因為,同儕的想法是如此重要,因此,我們往往也依此作為判斷的依據。如果大家覺得兇手A是錯,那A就是錯的,只是,面對這樣的同學,正義又是什麼?老師不告發他,殺人者,不用接受制裁,那麼大家在面對這樣殘酷的人時,又該如何自處,該相信這世界就是不公,沒有正義嗎?還是,我們可以扮演正義的使者,代替法制處法他。如果不加入制裁者的行列,那,在這裡,我們又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此外,當大家都覺得該處罰兇手A時,主流的意見,是否可以接納少數人的想法,接受有些人就是想要以冷眼旁觀的方式來面對這種情況呢?其實在看這部電影時,我同時想到的是,其實大部份的時候,我們都不大尊重少數者的聲音,因為他們的力量微不足道,似乎「多數」經常代表「真理」。

電影中除了這種團體暴力外,關於兇手B的母親,聽到兒子殺人,卻指是一昧的指責兇手A,又像是兇手B為了得到認同,卻覺得被背叛,而作的殺人行為,兇手A擁有天份,但是卻得不到母親的肯定,熱血的新班導,關心學生但用錯方法卻反而使事情更糟,女高材生不知道生存的意義,對生命充滿質疑。每一個人物的描繪都相當的精準,其涵蓋的階段與範圍,相當的深刻。這部作品是由湊佳苗的同名小說『告白』所改編,雖然我沒有讀過原著,但曾看過她的另一部小說『少女』,由電影中可以感受她寫作的手法與調性,相當的接近,而導演的改編手法,也相當的冷色調,有許多很諷刺的畫面,都處理得相當的棒,如,拍攝同學們天真無邪的笑臉,再加上他們霸凌漫笑的種種,真的會讓人感到心寒顫慄,但,它細膩精準的描寫,還是會讓人看了入迷。

因此,我在想,這片段如果可以給學生觀賞討論,其實有許多的內涵可以衍生而出,我們可以教孩子的,除了一些正義、公平的觀念外,也應該教他們如何在這種情況下保護自己,以及,這種種的情境中,我們該如
何思考、判斷、做決定,我們是否該跟著他人的腳步,或是,如何保有自己的意見而不盲從,因為,有許多的暴力行為,往往都是盲目地跟從大家發生的,此時,你能完全說跟隨者完全沒有錯嗎。此外,不只是學生,其實出社會之後,這種團體暴力依舊存在,辦公室中,朋友圈中,你是否有遇過這種,代替「正義」處法「你」的狀況,某某朋友聽說*#**了,所以大家疏遠他,某某同事據說*&#*&@&@,大家一起排擠他,欺負他,這種事情屢見不鮮,如何在這些情境中,保有超然的智慧,不盲目地跟隨別人做出一些自己不想做的行動,可說是一門永無止盡待學習的學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