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週末,連上兩天榮格的課程,感覺真的有點硬, Tony Lin 數度從我旁邊路過,然後時不時說“哇,這個英文語速真的很適合睡覺”,哈哈,被發現了,一閃神就無法再專心聽,一直跟瞌睡蟲對抗,強忍著等翻譯了,有時候還會核對翻譯跟自己聽到的一不一樣,多了一個語言,根本腦袋就多轉好幾回耶,然後已經翻成中文,還是很難不知道怎麼做筆記,體力耗盡。
這幾天聊阿尼瑪/阿尼姆斯、母親情結、童話分析、鍊金術……一堆名詞、意象、隱喻。
同學分享心得說得好“好像有聽到什麼…但不確定聽了什麼…上完課都忘了…但好像有有點改變的動能產生……可能有學到什麼吧”就是個很奇妙的學習歷程
然後上完課, tony一直逼問我“你上榮格這麼多堂課了,究竟他跟阿德勒有何不同,簡短說一下來聽聽……”……
我說話都很囉嗦無法簡短啦,但簡而言之,榮格就是探討個人潛意識與集體潛意識的一門學問,心理學三大祖師爺,佛洛伊德聊意識與潛意識的衝突,阿德勒談目的論,認為人才是自己的主人,榮格覺得,除個人潛意識外,人還受到更多集體潛意識的影響。
阿德勒與榮格心理學的差別
阿德勒的學習,會透析“個人行動的目的是什麼”,知道他的生活風格(看事物的信念、角度),評量這種生活風格是否為他的人際互動帶來困擾,如果有困擾,目標是,幫助個案以更合宜的取代現有生活風格的是什麼,透過慢慢地協助導入,讓個體適應生活(因此重視再教育的部分)。
榮格則認為,人要活得更完整,就必須靠近潛意識,因而,目前,課堂學習的就是各種靠近潛意識的方法,譬如,夢的分析、童話分享、情結的認識…………。例如,在夢的分析裡,要學習很多意象的認識,譬如,蛇的意象、鳥的意象、夢中遇到車子移動代表什麼。
學習意象背後的意涵,真的是很有趣,對於學習過催眠的我,真的很有幫助,催眠時,必須要能建構出與潛意識對話的語言,催眠者並無法對被催眠者出現的畫面加以控制,但是,在潛意識的語言中,許多圖像卻可以幫助催眠者理解,目前催眠的工作進行到那裡,“往下走”、“湖水漲起快淹到腳”、“走在無邊境的森林裡”……這些語言都是潛意識的素材,代表,正在接近潛意識中,也可以看見被催眠者如何因應催眠者的入侵。
這裡真的很有趣,每次,多學習一個意象的意涵時,彷彿,世界再次多開一扇窗,看事情的角度就會再豐富些,而透過童話分析、夢的解析都可以更認識不同意象所要傳達的內涵是什麼。
榮格心理學,強調個體化歷程,發現光明面對立的陰暗面,好好的統合,人就可以活得更好。
你是否知道,你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什麼?
但問題就處在,有時候我們困住了,有時候沒有困住感覺,但是,你可能有生命的議題要解決,你覺得有那裡怪怪的,但你說不上來是什麼—> #有議題待處理但你不知道是什麼—>這就是問題本身,我不知道我要處理、解決什麼問題。
這時候,借助潛意識的力量,或是與夢工作,或是尋找情結與原型,就是很好的開始(這就是榮格分析師的工作)。
之前跟一個精神分析取向的學妹聊天,我問她,為何選擇精神分析,她說“有時候意識無法處理只好從潛意識,而且,還真的只有這個方法”,她的說法,也對也不對。諮商、分析取向,有時候,諮商師與個案要很對味,也是事實。我覺得,擴大意識層面(所謂提升自我覺察)本身可以解決很多事情,但是,因為成長過程缺乏訓練,光是提升自我覺察就可以學習與實踐很久,我覺得意識層面的,也很重要,還是不要放棄探索比較好。
然後,有時候人會被莫名的卡住,那麼,就可以透過潛意識來幫忙,NLP的技術有時候也很厲害,很好用。而尋找集體潛意識的議題,也是蠻有用的,因為有時候,整個時代,面對的是共同的議題。而童話分析,就是個很好的切入點尋找集體潛意識的問題。
這次童話《無手的女孩》整個故事的起承轉合,是聊女性的成長(也是談集體社會創傷的療癒),整個對應自己從婚前、婚後至今的狀態,非常契合,很有啟發性,用這個故事架構來深思生命中,幾個轉折點,會是蠻好的整理。
故事中無手的女孩,“無手”的狀態,是父親與惡魔交換而來的結果,這裡,談到(1)犧牲與交換,(2)失去雙手所代表的生物性、功能性、心理性、象徵性意義是什麼,連結到每個人存在的工具性價值失去後會發生什麼(3)轉折–出走的意象討論。
在生命中你犧牲&交換了什麼?如果失去什麼,你會問自己,我還是我嗎?
在犧牲與交換的部分,其實,在戲劇中常常會看見,甚至,生活裡也常見,所以,透過童話的這個開場,也是在問“我們常在生活裡交換什麼?”
有的人是用生活品質、家人相處時間換工作成就感、工作賺取的金錢,有時候我們出賣自主性為了討好他人期待被喜歡,每個人可能有自己的犧牲與交換,那是什麼呢?
失去雙手=人失去工具性的價值
這裡有個好問題是“你失去什麼會開始懷疑我還是我嗎?”
你的個人性,是否,與某個價值綁在一起,然後,“我感”就小事了?譬如,母親的價值是來自孩子,當孩子不需要媽媽做,“媽媽這個角色”就失去了,譬如,女兒就是要@@@,當無法做@@@你就不是好女兒。
手被砍掉,象徵,個人的 #個體性 在整個社會參與當中並未被顯現出來,這種集體性代表,我們與世界融在一起,個人性要發展出來,就必須要推開一致性。
失去生命的自發性,只能跟隨集體的外在規範而不能相信自己,我想,這也是人活著感到不快樂,但是,說不上來那裡不快樂,我都有照著別人說的做但為何有不知哪來說來的怪,這是因為人的個別性淹沒在集體規範中了。
突破這個規範會不會很痛苦?有些人沒有外在的規則是無法生活的?
然後,這個個體化的歷程,並不是要與集體社會切割(從此我們切八段……不是這樣啦),而是要發現個人性,並且找到新的方式與集體社會重新連結。童話分析的特色是,故事必須只有骨架,而 #象徵 的意涵解析出來後,血肉必須由你自己的生命經驗來填寫。
這整個歷程,讓我想到,做母親的經驗,這個社會,有一個對母親的想法,為了符合這個角色,可能就是某些人痛苦的來源(要溫柔、包容、和顏悅色、要能進得了廚房準備三餐、要能奉獻、要能犧牲、要能接送、要你縫紉‘‘幫小孩處理作業之能力’’……),如果很多外在規範與標準的母親模樣,妳個人做不到呢?
人就是人,人不是神,不是硬梆梆的角色,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完美進入某個角色樣板裡,為了當某個類型的完美母親,就必須犧牲個人獨特性,但每個人都應該被允許用自己的模樣當個母親,而這個允許不需來自他人,只要自己允許就夠了。
讀童話,目的是,發現自己沒有發現的議題,簡單筆記 #無手的女孩 這次的童話分析起伏,有趣的是,故事下次再讀感受可能不同,珍惜每次的發現。
話說,榮格取向的分析師,一學就學好久好久,常一學轉眼就20年,而一個初始夢的分析,可能一分析就2~4年也很常見?然後這兩天課程,有個70歲老太太講課(她學習&用榮格工作40年了),談心理原型與夢的解析,整個講得讓我摸不著邊,然後助教小組討論時說“你們有沒有覺得,榮格分析師都很長壽”、“再來是,他們都很自在做自己,講課也有點任性,啊,原來完整自在做自己是這樣,佩服這些願意講很難言說理論課程的老師”以上結語,哈哈哈哈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