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之後》,探索,心靈的幽暗黑影….

十五歲的資優生迪芳,成績優異,又身兼足球校隊守門員,前途看來一片光明,可是,有天,她卻出了一個大麻煩,她懷孕生子,而且還悄悄的把剛出生的嬰兒棄置垃圾筒中,迪芳很快的就要接受審判,可是,她卻說,她完全不知道自己懷孕了,這樣的說法,你,相信嗎??


初初看到《那天之後》的簡介,不免聯想到時有耳聞的荒繆社會新聞,國高中女生,不知自己懷孕,居然在學校廁所產子。每次我在電視機前面,看到這樣的新聞時,都感到一陣匪夷所思,少女性知識薄弱,不知自己懷孕,同學、師長、父母,每日一同相處的人居然也沒有發現,這小女生就這樣肚子一天天大起來,不僅是當事人沒發現、身邊的人也都遲頓到沒有發現!!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其實,這樣的新聞,真的很值得深入探討,究竟是什麼樣的心靈運作機制,導致這樣無知的狀況,在小女孩、小女孩同學、師長、父母,的身上發生呢?

話說,這本試讀發出前,出版社為了引起話題,讓大家讀的更有趣,試讀前,還請大家寫對於「迪芳表示從頭到尾都不知道自己懷孕」這件事情來進行討論,看著入選試讀的朋友們寫起信與不信,就已經很精采,可見小說,也是非常懸疑,讓人猜不著頭緒,我是選擇相信說法的人,因為我覺得人在面對深層的恐懼時,往往會利用許多藉口來矇蔽自己的身心靈,當初寫試讀申請時,相信的理由如下:

要回答上面的問題,很複雜,因為,我覺得兩者皆有可能。

不過,我選擇相信她的說法,因為,被恐懼深刻包圍的人,其實有時候會用很極端的方式來掩飾,無意識的掩飾,內心的,恐懼與真相。當她對自己的掩飾信以為真時,她就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懷孕了。以前我曾經認識過一個人,她說,自己大學以前發生的事情,一件都想不起來,真的是一件都想不起來,如果硬要想,她想不出內容,但說著說著,卻會有想哭的衝突。

我覺得,人的記憶,行動,就是會受到如此未知力量的控制,該如何挖掘出意識也無法探求的部份,真的是很精采懸疑的過程呢。所以,被關進少年感化中心的迪芳,要開始回溯自己的經歷嗎?看似一帆風順,外表風光的她,究竟又有什麼樣的矛盾與心理轉折呢?這個探索的過程,我到底該相信還是不相信她呢?我想,閱讀的人,也會跟的心情起伏變化吧。哎啊~好想知道這其中的轉折變化呢!

其他讀友們的理由,也不無道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這裡,看討論。只是,看完了大夥的激論後,那,究竟迪芳知不知道自己懷孕呢?還有她是有意的棄嬰嗎?知道與不知道之間,代表了有罪與無罪的分野,迪芳未來的命運也會差異頗大,究竟真相是什麼,可是在閱讀的過程中,緊緊的扣著心弦呢。故事,以迪芳的視角發展,有點接近我的猜想,就是,迪芳已經被自己的恐懼壓倒,甚至,忘了在家中,自己忍著劇痛生產的過程?!而在迪芳回顧的點滴中,妳忍不住跟著她的律師,對於她的說法一一的感到質疑,想知道,每一次,當迪芳有可能懷疑自己時,她,又是如何解釋這種狀況呢!!

姑且不論書中角色的誠實與否,慢慢的,認識迪芳的內在世界後,其實也跟著,對她這樣的小女孩感到不捨,單親家庭出生的迪芳,一直是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她的媽媽,是個十六歲就懷孕產子的母親,對於媽媽的命運,一直是迪芳所恐懼,抗拒的,書中,除了探討青少年懷孕,以及微妙的心理轉折外,其實,親子關係,家庭照護,也是其中讓人很感概的問題。

再者,少女對於"性"的好奇與不安,在迪芳的思緒中也見一般,畢竟我也曾經 年少過,她的內在世界,多少也勾起我自己年少的情緒,讓我比較難過的是,歐美這種重視性教育的國度,原來也有這麼多求學生未婚產子的問題,那麼,相對的保守的台灣,性知識如此薄弱,性行為又如此開放,這種背景下,又有多少徬徨無助的少女,其實,是很需要我們關心與呵護的呢?

看了這樣的小說後,內心多少有些震撼,心裡想的是,要怎麼愛護我們社會中,正在成長的少男少女呢?少女情懷總是詩,對於戀愛,總是有浪漫的綺想,只是,在浪漫的背後,我們又能夠教導我們的孩子些什麼呢?

我覺得,我們那種,國高中,老師把課本草草翻過的惡習要改,課本也不是照本宣科,我覺得,在這段歷程中,教導孩子如何尊重異性,如何愛護自己的身體,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自尊,肯定自己,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性,不只是性而已,在兩性交往的過程中,十五六歲的少女情竇初開,其實,更多是對自己的不肯定,缺乏自信,在這種狀況下,交往的異性,如果強制要求性行為,或是,自己出於好奇與對方發生關係,少女是否有能力可以處理後續可能的影響呢?我覺得,教育的過程中,還必須將這些利害關係、個人責任也納入,同時,也要同時教導孩子自己擁有身體自主權的概念,這樣,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懂得為自己面臨的困境進行判斷與決策,似乎才是真正的應對之道吧!!

《那天之後》,小說本身是精采的,充滿了心靈懸疑,但是,它所勾勒出的社會議題,卻令我感到有些沉重,不過,這種沉重是好的,讓我有機會去思索許多,平日沒有想過的議題,而迪芳起落的心理糾結,則讓我對於人性、恐懼、擔憂,有更多的認識,增加更多寬廣的視野!!

嗯,這本書,我也想把它列入,適合青少年、父母、師長一同觀賞討論的小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