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茱莉.布絲包姆
- 原文作者:Julie Buxbaum
- 譯者:謝佩妏
- 出版社:馬可孛羅
-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07日
蘇菲,8歲,喪母,艾莉,35歲,好友驟逝。
她們的共同關係人,露西,因為某日在接蘇菲放路上抵抗打劫的強盜,而橫死街頭。艾莉在電話那頭得知消息後,隨即飛越大西洋由北美洲來到倫敦陪伴蘇菲,一個失去母親,一個失去摯友,她們相互扶持,在嶄新的人生,尋求,可以繼續存活的力量。
從生死中,映照自身生命的起落,並重新思索什麼是幸福的人生!!
又是本與生死生存有關的書,我ㄧ直很喜歡讀這類的書,因為,書中的人物,在失去摯親後,往往會有許多不同的反應,有的會憤怒,有的會失落,有的會傷心,有的會不捨,創作者精準的筆法,往往描繪的比心理學家還要精準。活著的人與死去的人,他們之間總有許多的情愛糾葛,生者看似在緬懷往者,往事歷歷在目,但,細究起來,其實,更多是生者透過這場生死再次的洗練自己的人生,透過這掙扎獨立的過程,重新尋求人生的方向。
艾莉在書中看起來似乎很大愛,好友意外身亡,第一時間就由美國飛到倫敦,自願照料起她的愛女,蘇菲,因為不捨小女孩與教母責任,而決定先暫停美國的工作,留在倫敦,但是,原來,再深入艾莉的世界後,才發現,原來艾莉自己的內心世界早已經傷痕累累,亟待救贖。35歲的艾莉,雖然已婚,有個愛她的先生,但是,兩年前她懷孕卻胎死腹中,她的生活至此產生了巨變,她再也感受不到歡樂,氣憤丈夫居然可以復原,照常的過日子,她思念失去的孩子,覺得自己的人生無法繼續下去,此時,好友的死亡讓她傷心,但是,也像是窗口,讓她有藉口可以逃離現狀喘一口氣。她離開心中的傷心地,介入好友的生活圈,每天,擔負照料孩子的義務,將蘇菲假想成自己的孩子來愛護。
其實故事的架構本身是很簡單的,但是,情感的描述卻相當生動。
本書除了著重艾莉如何協助蘇菲撫平喪母之痛外,同時,也赤裸的呈現,痛失孩子的母親之複雜心理,以及,夫妻癒療傷痛的歷程。其間,還穿插了艾莉父母的情愛糾葛。艾莉得知好友的秘密後,心理的轉折變化,以及,反思自身生活的過程。敘事的口吻是很平淡的,但,因為生命中有這麼多人反覆的與艾莉的內心世界撞擊著,而顯得高潮迭起。與其說,露西的死,對艾莉的生活產生影響,不如說,死亡的無常感,給艾莉一次重新反省的機會。
其實艾莉做了很多人渴望的行動「遠離現有生活,讓自己沒有羈絆的,找個地方讓自己重新開始」,好像,只要人生可以按個 reset 鍵,生活就真的可以有所不同,只要遠離讓我們想起傷心事的人們,心靈就可以得到解脫。但是艾莉橫越大西洋,展開新的節奏,藉著偷偷利用好友的生活圈(照顧蘇菲、住露西裝點溫馨的家、在倫敦街頭漫步),讓自己得到舒緩,想著的,卻依舊是過去的自己。看似她在照料蘇菲,其實,更多時刻,是蘇菲給她新的啟發與力量。人終究得回歸自己來的地方,流浪,是無法為生命找到出口的。
艾莉透過露西的生活,重新的思索過往,重新詮釋自己與丈夫之間的關係,重新看待自己失去孩子之後內心的罪惡感。從艾莉身上,可以看到,人在失落時,往往會過度詮釋自己的行為,將錯誤歸咎在自己身上,她一直認為自己是造成流產的禍首,因為沒有嚴格的執行懷孕的禁忌,自己太過輕率大意,而在面對蘇菲時,她又太過著重自己的重要性,深怕,她離開,蘇菲就無法快樂。直到,她重新對照露西的生活,體認露西的謊言,她才能逐步的體會出,自己思考上的盲點,終於願意放過自己,以及,找到重拾幸福的力量。
治療悲傷的路一向坎坷難行,失去摯愛,真的是人生中很難抹平的痛楚,但是,就是因為人生無常,明白生命原來也會有終結的時刻,人,才真的會懂得惜福。幸運的是,讀了《失去你以後》我知道,許多事,我不用等到失去才學著珍惜,因為,我已經在幸福中,雖然誠實的面對自己,歷程有時很難受,但是,沒有什麼比活在當下,頓悟無常,更能令人感到幸福的存在了。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