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對我而言一直是很陌生的區域,提到,它,我腦子裡想到的都是龍山寺、蛇肉、鶯鶯燕燕、大哥、髒亂的街道。其實,我當然知道「艋舺」的本質良善,它,絕對是個有歷史、有文化、同時兼存美食享樂的區域,但是,這些年來,總是提不起勁去好好的逛一逛它,直到《艋舺》之後,街道、廟宇、服裝、人們的形象,在影像的作用之下,顯得萬種風情,艋舺,的吸引力成了魔咒,它,聲聲召喚,提醒我得趕緊前往朝聖。
有人對於《艋舺》很不滿,覺得,這部電影抹「黑」了這個區域,但是,我個人卻覺得,透過影像產生話題,曝光後,增加討論度,這不就是艋舺的新契機?
走進「剝皮寮」老街,我感到滿滿的驚喜,其實,它,並不是因為電影才存在的,它,一直都在,它,是眾人共同努力的成果,電影,只是把它發揚光大而已,然而,電影增加了它的可親度,看著拍攝場景與服裝,以及,庭院所散發出的氣息,剝皮寮,不再只是歷史古街而已,它,似乎也多了一些人味,年輕的旅者,人手一機,拍攝和尚他們結拜的客廳場景,以及,展示在一旁的服裝,他們青春洋溢的氣息,使這些建築物,不單呈現復古味,同時也很有年輕味了!!
拍攝的場景,和尚他們一行人結拜的地方!!
我特愛貼有照片與解說的圖片牆,可以清楚看到場景設計的概念!
這裡還保留人物的服裝,感覺很酷!!很流氓,但好看的衣服!!
這服裝風格,也是我某位高中同學的平日穿衣風格,非常大哥!!
我特愛貼有照片與解說的圖片牆,可以清楚看到場景設計的概念!
剝皮寮老街雖短,但,豐富,大約近一半的建築可以進去逛,順便吹冷氣!
看到旅社與藥舖,擺設真的好懷舊,好有味道!!
離開剝皮寮後,旁邊的廣州街,就有一排著名的小吃店,樸實的店鋪,提供美味的古早味飲食,用完餐,再繼續向外延伸,龍山寺、華西街、西昌街觀光夜市、捷運站周邊,此處,已漸漸轉型為兼具質感的區域,看著龍山寺莊嚴華麗的屋簷,心裡忍不住問自己,它,怎麼變得比印象中更美了呢?懷舊,如今已是一種顯學,誰說,舊,不可以有新的包裝,不可以有新的呈現方式呢?
(後補,龍山寺圖片)
我即將在龍山寺這畫下此趟旅程的休止符,腦中也不停改寫對艋舺的印象,在《艋舺》之後,我很高興,原來,大樓林立的都會區裡,也有這樣一個擁有古味的好區域,有時候,其實,只有轉個彎,就可以有所驚喜,而,這是艋舺教會我的事。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