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棒的是,我們擁有選擇,打或不打小孩只是假議題!

IMG_8356

做不到不打小孩,是不是就不適合上課?
不打小孩 、不罵小孩,既然做不到,這樣幹嘛上課~關於學習,我放棄!

最近有學員報名上課前,特別詢問?這個問題,畢竟還是要「管教孩子」,覺得自己無法做到不打罵小孩,所以,似乎就沒有必要上課?針對這個問題,我是認為「打不打小孩,是身為父母的你的選擇」,並沒有人有資格要求你該如何管教孩子,對我來說,回答這個問題時,我更重視的是,除了打孩子之外,我們是否還有其他的選擇呢??

上課的目的,並不是學習可以「做什麼」、「不做什麼」,彷彿學習完後就有個評判的標準,判斷做哪些行為是及格與不及格,甚至有不少人學了新概念之後,是用在檢視「別人是否做對」。因為我們很習慣活在一個「有標準」的世界,有個目標依循會比較有安全感,所以,學習後就自然的用新學到的概念看世界。

然而,人際間的互動,應該是要充滿彈性的。

學習,對我而是,一直是自我充實,透過課程,我有機會檢視自己的觀念、覺察自己,我可以用學習到的概念檢視生活遇到的狀況,但是,最後決定要怎麼做,還是要依據狀況調整。我是成為母親之後,才深刻的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力很大,孩子總是透過我們的行為學習社會生存的法則,親子關係,就是一種人際關係的展現,自然的,孩子也會將從我們身上學到的信念擴大成未來的人際互動。

當孩子犯錯時,我們往往只想用最快的方式制止他的行為,或許打、罵是最有效的方法,孩子也確實停下來了,但是,透過打罵之後,孩子可以長成我們期待的模樣嗎?

父母常希望,孩子彬彬有禮,尊重他人,願意與他人合作,生氣時可以好好說話,然而,我要問的是,透過打、罵的互動後,孩子確實知道你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嗎?他是表面的服從或是真的懂了?如果真的學到為什麼會一犯再犯甚至越演越烈呢?

愛因斯坦說「瘋狂的定義就是,一直重複相同的事情,卻期待不同的結果」,身為父母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一直重複地用無效的方式與孩子互動,這樣長久以來,孩子會學到什麼呢?

更積極的過人生更友善家人朋友保持創意與活力,或是 人生是無助的我是環境受害者,家人朋友看我不順眼 ,服從或叛逆才能過想過的生活?

你會發現,處罰並無法幫助孩子完成上述正向期待,所以,學習的目的並不會聚焦在打不打孩子,而在於你是否可以看懂孩子行為,並且,有哪些選擇可以調整彼此的關係。上課的目的,是希望可以多些觀念,看看身為成人的我們還擁有什麼樣改變的可能性。

改變的可能性從自身做起,孩子總是在看我們怎麼做,而改變是可能透過處罰之外的互動發生的。

當你發現,除打罵孩子之外,你還可以做很多事情,譬如,觀察到孩子表面叛逆行為背後的受傷,很多大人都是願意停下來跟孩子溝通的;或是,原來孩子需要的是有品質的陪伴,只要合宜的陪伴,孩子就會感到有歸屬感,搗蛋的行為也會變少,而陪伴並不是只花很多時間,而是有很多方法的,你只要願意找件事情來實踐就可以了;或是,給予孩子工作任務讓他感覺自己有能力,就可以改變孩子的心態。其實,身為父母是可以做很多的,我們學習的焦點不應該是「是不是上完課就不能打小孩?」而是:

❤️如何與人互動,並學到彼此尊重
❤️如何與他人創造好的互動關係
❤️如何觀察自己的行爲、他人的行爲、彼此行為的交互作用
❤️應對不同的行動時,可以怎麼想,可以怎麼行動

孩子是透過我們的行為學習的,也是他們進入社會之前,第一站,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如果,因為我們有這樣的責任感,而不斷的進步與成長,對我們來說,何嘗不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呢!!

最新【阿德勒父母成長班】即將開課・詳請點閱連結

➡️ ➡️ https://bit.ly/2VOXJe6

延伸閱讀:
打孩子外,我有其他選擇嗎?⬇️
https://bit.ly/3dDGAeW

你今天生氣了沒
https://bit.ly/2Yg4neo

怒火媽媽的說明說,消除怒火有步驟!⬇️
https://bit.ly/2CkyNV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