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美好年代 #1870巴黎 #印象派150週年光影藝術展 筆記關於印象派
法國巴黎是很多人都嚮往的花都,在伍迪艾倫的電影 #午夜巴黎 中,一個現代作家嚮往1930年的巴黎,那個年代,許多藝術家,如作家海明威、畫家畢卡索……都在巴黎生活,電影主角說,那是巴黎的美好年代,有天,他忽然可以穿越時空,穿越到他喜歡的年代,而且,還遇到他的偶像海明威。於是,他每晚穿越到1930年,請海明威看他的作品並給予評論,深夜參加這些藝術家的派對,還因此邂逅一位美女(畢卡索的女友之一)。這位穿越時空的作家跟美女傾訴“我太喜歡這個時代了,這是巴黎的美好年代”,但是,這位美女卻說“不,真正的美好年代不是現在,而是1870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美好年代”,而意外的是,這名作家也跟著這位美女再次穿越到更早的1870。
這位穿越時空的作家跟美女傾訴“我太喜歡這個時代了,這是巴黎的美好年代”,但是,這位美女卻說“不,真正的美好年代不是現在,而是1870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美好年代”,而意外的是,這名作家也跟著這位美女再次穿越到更早的1870。
因為這次的#印象派150週年光影藝術展 是以1870年為背景的發想,因此,先聊聊,為什麼那個1870年代有美好年代之稱?順便筆記《咖啡精神》這本書,我所見的1870。應該這樣說,這個時期,其實不只是巴黎,也是世界的大躍進⬇️:
- 汽車取代–>馬車
- 電燈取代–>煤燈
- 蒸氣火車與蒸氣船的出現
- 各種公共大型建設完成-民眾開始有野餐、散步的餘裕與空間
- 各種旅行與娛樂變為生活的一部分-因為汽車、火車、蒸汽船讓行動範圍變大
- 洛可可式的輕柔歡愉成為主流-大眾進入一種享樂的狀態
- 首部電影的出現-1895年首部電影在巴黎咖啡館(Grand)
1870年的巴黎在經過近百年的法國大革命後的發展,漸漸迎向愉悅、輕鬆、自在的年代,咖啡館文化成熟,以及,許多分眾的咖啡館型態,各種思想早在咖啡館中醞釀成形,而,各種大型的公共建設完成,民眾有更多場合可以散步、野餐的空間。
藝術家聚集,新時代的畫風出現,如實紀錄那個時代的樣貌,新的畫風跟古典畫派不同,因為重視光影的呈現而非寫實,因而,有印象派之稱。印象派在1874年,因莫內的‘’日出•印象‘’作品,而被戲稱是印象派,但是,卻也讓這個畫風被稱為印象畫派。
#印象派150週年光影藝術展 為了呈現出印象畫派獨特的風格,不只將畫作以光影呈現,同時,搭配著畫作呈現出1870年的樣貌。#你覺得1870年代的巴黎有什麼呢?
印象派除了繪畫技巧突破外,也因為作品主題以街景、派對、咖啡館……生活樣貌為主題,為當時的美好年代保留許多重要紀錄而有重要性。這次參觀 #印象派150週年光影藝術展 ,其中有個光影展,將繪畫作品與當時代紀錄影片穿插,讓最近對於巴黎有著嚮往的我,看著光影投射的畫面感到感動,之前看過一本書提到~如果,年輕時曾到過巴黎,時間感會在你離開的那一刻凝結,直到你再次回來才繼續。
我想,大概是因為,這樣有歷史的城市,總會保留許多有故事的建築,這些幾百年前就開始發展的咖啡館,以及,1870年代前後,大刀闊斧而完成的建設,沒有隨著時間消逝,而是,凝結在那個片刻,等待你去探索。因而,雖然是在觀賞150年的畫作與生活記錄,但,在你感受到這美好的時刻後,也許,有天在巴黎散步,這讓你感動的片刻冷不防的來到你的眼前也說不一定啊。(Vitart 向莫內致敬 忠實呈現作品)
**********以下是2024.03的補充,以不同顏色文字區個***********
接著回到《午夜巴黎》,聊聊,是否有嚮往的美好年代?為什麼1920年的巴黎也是如此迷人!
2011年發行的《午夜巴黎》是我喜歡的導演伍迪・艾倫的電影,他的紐約外的系列《愛上羅馬》2012、《午夜巴黎》2011、《情遇巴塞隆納》2008,這幾部電影,除了一貫的有著犀利的愛情觀察、人生哲學討論外,再加上,離開了他所熟悉的紐約,讓他的攝影風格,也開始有跳脫以紐約為背景時影片中有的焦躁感,而有著濃濃的異國風情,上述幾部電影,都是讓我很難忘,有機會會想好好分享的電影呢。
1920年是「咆哮的二O年代」,這是歐美在當時的文化,現代化的汽車、電影、無線電廣播變得更加普及了,帶來許多的便利性,當時國際上有許多聯盟出現,經濟繁榮,帶動許多文化產生,例如爵士樂,中產階級的出現,帶動娛樂產業的爆發,同時,電影也取代歌舞雜耍的娛樂形式,而同時,經歷過一戰後,也產生「迷惘的一代 Lost Generation」,一群對世界產生懷疑與迷惘的年輕人出現,而這個詞也帶著一群住在巴黎的美籍作家,也是這部電影中出現的那些人,如海明威,史考特·費茲傑羅,以及格特魯德·斯坦等人,在這部電影中穿越的主角,遇到很多厲害的名人,我也來整理個列表,但是,先讓我分心聊一下海明威。以下是劇照中的海明威⬇️
其實,我對這位作家也並不熟悉,我只知道他是《老人與海》的作者,讀書時,課文是不是要讀相關的短文啊?!然後謝哲青很崇拜他,到西班牙旅行時,我才驚覺,這個人足跡真是遍佈多處啊,而且不知西班牙,巴黎也住過一段時間,古巴也有他的故居,此外,我只讀過他寫的《流動的饗宴》,描寫的是關於他年輕時在巴黎的生活。
話說,在西班牙旅行時,在巴塞隆納、馬德里、隆達,也都有遇到海明威,這個海明威真的很厲害,足跡其實很廣闊,如果身在現在,他應該會是IG網紅吧。他在18歲高中畢業後就成為記者,後來,一戰發生,他很快地加入軍隊,來到歐洲戰場,戰後,來到巴黎,不只是當記者,後來也完成小說,而後,西班牙發生內戰時,他也開始西班牙內戰的報導。而他的第一部成名小說《太陽照樣升起》於1926年完成,就是在巴黎的丁香園( La Closerie des Lilas)以六週的寫成的,也是《流動的饗宴》裡回憶的那段時期。 丁香園是家複合式餐館,有小餐館、餐廳、鋼琴酒吧區,如果要朝聖,就要往酒吧區去,餐館的座位區也常會標示出名人坐過的座位區,感覺很有意思。
接下來,依電影中人物出場順序,來看看有哪些歷史名人這部電影中出現:科爾·波特(美國作曲家)、約瑟芬·貝克(演員)、費茲傑羅(美國作家大亨小傳的作者)、海明威(美國作家)、格特魯德·史坦因(美國作家)、畢卡索(西班牙畫家)、達利(西班牙畫家)、曼·雷(美國畫家)、路易斯·布努埃爾(西班牙電影導演)。
接著他又跟著1920的女主穿越到1890來到美心餐廳遇見:羅特列克、保羅·高更和竇加。
這部電影很有趣的大概就是,可以看到這些歷史名人的個性呈現吧,而且,看到電影中不只是出現作家,也有畫家、電影導演,深深可以感受到1920的巴黎,是個有趣的地方,因為同時期的美國禁酒,這樣會限制創作者的自由,很多人因此來到巴黎盡情的享受酒精,同時,也享受著這群人彼此激盪所產生的火花。我曾經看過《大亨小傳》的電影,覺得是一部滿深刻可以發人深思的影片,據說作者這部小說有著作者的自傳色彩,這電影非常傳神地表達出1920年代美國紙醉金迷的樣貌,好像就是他的太太就是像影片中女主角那種喜愛夜夜笙歌與排場的女性啊,想想他的人生如果也《大亨小傳》那樣,感覺實在有點心酸。
此外,我還在網路上找到 這篇 –> 法國景點|《午夜巴黎》20 個電影場景總整理、觀光地圖、餐廳必買清單|伍迪艾倫的浪漫情書 Midnight in Paris
覺得這篇文章很厲害的把《午夜巴黎》的拍攝場景、著名景點都標示出來了,有興趣的可以延伸閱讀,而我自己綜觀這些地方,覺得好像也不會每個地方都去啊,我感興趣的地方有:凡爾賽宮、吉維尼莫內花園、聖艾蒂安教堂旁的階梯Saint-Étienne-du-Mont、圖奈爾堤岸Quai de la Tournelle、莎士比亞書屋、巴黎巴克街。
除了知名的景點外,覺得朝聖「聖艾蒂安教堂旁的階梯」也很有趣,因為是電影中,男主角每晚等待著可以穿越時空的重要場景啊,身為影迷真的很想看看,而莎士比亞書屋是《愛在日落巴黎時》重要的開場場景耶,我好喜歡這個系列的電影喔,如果到巴黎,身為影迷,是不是應該去看書一下,哈哈哈哈。此外,我也想去一些美術館、巴黎聖母院,哎呀,想去的地方太多了,以這部電影,以及,光影展參觀為筆記,希望我的巴黎之旅有機會早日成行!
最後,寫到這想到我的喜愛的影片之愛在三部曲《愛在黎明破曉時》1995、《愛在日落巴黎時》2023、《愛在午夜希臘時》2013,忍不住手癢在網路又找到一篇關於《愛在日落巴黎時》的散步地圖,這篇–>尋找電影場景之三:愛在日落巴黎時 (Before Sunset),有興趣的朋友在自己參考喔!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