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是在奈良拍攝的,請問這裡是哪裡啊?
我們到奈良的時候已經是晚上7點過後的事情了,根本沒有辦法做其他的市區觀光,此時,我們在車站附近閒逛,忽然見到這家我們在台灣就很熟悉的店,在不知道吃什麼東西的狀況下,我們想說『就在這裡用餐吧,看起來滿舒服的,試試看跟台北有什麼不一樣好囉!』
就這樣,我們在奈良的晚餐就在這裡解決囉!如何知道這裡是哪裡呢嗎??……
上層選單
這張照片是在奈良拍攝的,請問這裡是哪裡啊?
我們到奈良的時候已經是晚上7點過後的事情了,根本沒有辦法做其他的市區觀光,此時,我們在車站附近閒逛,忽然見到這家我們在台灣就很熟悉的店,在不知道吃什麼東西的狀況下,我們想說『就在這裡用餐吧,看起來滿舒服的,試試看跟台北有什麼不一樣好囉!』
就這樣,我們在奈良的晚餐就在這裡解決囉!如何知道這裡是哪裡呢嗎??……
在宇治參觀《源氏物語》博物館時,館內提供了免費的影片可以參觀,我們進去看了一段影片,聽得我們模模糊糊的,整部影片是由穿著古裝的布娃娃擔綱演出,當中出現許多我們無法理解的橋段,譬如一開始的布娃娃自殺畫面,以及一個男子,在黑夜中強行闖入女子的臥房中,好像要&#**#*,我咧,短片內容真的是我想的那樣嗎?雖然沒有看到限制級的畫面出現(畢竟布娃娃很難演出限制級表演),但是,內心仍舊是充滿了困惑,直到回來台灣,看了《江戶日本》這才終於獲得了解答~~~
《源氏物語》博物館所提供的影片,布娃娃就是穿著如右圖般的服裝喔!
你知道畫面中的圖片是代表什麼意思嗎?
這張圖片是在宇治的《源氏物語館》拍的,這張圖片中的女生坐在牛車裡,整個臉都被前面的垂簾給遮住了,這是因為在平安時期(約8~12世紀)的貴族女生出門就是這個樣子,她們在12~14歲舉行成年禮,成年禮後就必須終生都活在垂簾之後,不可以讓異性看到自己的臉,而因為很少出門的關係,她們連同性的臉也很少見過,這就是日本過去特殊的生活狀況喔!!
在京都旅行時,有天我們在清水寺附近的路上發現一間有趣的猴子廟,我們先是看到一間小小的神社掛滿了奇形怪狀的布偶娃娃,忍不住又晃了進去,這裡的工作人員並沒有對我們解釋很多,而是直接拿的英文版的說明給我們看,看來日本人很愛搞這一套,似乎可以避免說英文的窘境。
這些被掛在神社上的小布偶原來是小猴子,仔細瞧瞧小猴子的模樣,會發現它們呈現的是個”雙手”與”雙腳” 圈起來的姿勢。由於猴子與人類是很接近的動物,而猴子更是活得隨心所欲,因此,這些可愛的小猴子在此便代表了『慾望』。這些充滿慾望的小猴子理應自由自在的活在,但是,被掛起來的卻都呈現出雙手環抱狀,這表示,連猴子都可以這樣克制自己了,更何況是人呢!
我個人非常喜愛京都這個都市,它就如同日本人所言,擁有日本應給人的印象與應具有的優點:乾淨、整潔、舒服、幽靜、禮貌、古樸、典雅、方便的交通。它,不但適合旅人來此發懷古之情,也非常適合觀光旅遊,來到這裡,總是充滿許多驚喜,因此,選定4個城市後,我們仍選擇以京都做為蜜月旅行的開始。
這幾年對岸向世界展開雙臂歡迎資本家的到來,台灣與香港的甚至世界各地的商人前仆後繼的來到這,由於過往的封閉,相較於今日的繁華可能性,商人們來到這無不盼望可以大展身手的表演一番,上海吸引著世界的華人來到這裡註足,有些人因為它的現代與發展來到這,有的人則是為了探尋它的過往風華。這百年來,因為地理位置與歷史因素,上海扮演起認識中國近代史的重要角色,由於過去外強在此各佔一方,也因此激發出上海多樣的生命特性與風貌。近年來,商人們不斷在這裡創造奇蹟,上海新天地─是商人們的遊戲,也稱得上奇蹟中的一環。
1930年,上海地區大規模的興建「英國排樓」與「中國三合院」的混血體建築─石庫門,這種兼具中國建築美學與西式實用的建築物因為當時大量湧進的人潮而大肆新建,原來規劃的空間還算合宜寬敞的住屋空間,也因著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上海,也逐漸變得擁擠狹小,終於,經過了這些年之後,中國開始不斷拆起這種老式房子,而新天地卻因為這些拆除的計畫而蘊孕而生,有著古老身軀的「石庫門建築」保留了外牆軀殼,體內大肆重建改裝,老殼因此有機會借屍還魂重生進而迎向新的世代。
這是屬於瓶子個人的世界地圖,
紅色區域為曾經旅遊的國家,佔世界比率3%!
這是流動瓶子專屬的世界地圖,那你的世界地圖是什麼模樣呢?
你去過世界哪些地方?你曾經駐留過世界多少%呢?
在《Yilan美食生活玩家》閒晃時,發現這個有趣的東西,所以,也好奇的登陸網站,準備試試看自己到底去過多少地方,而去過的這些地方加起來又是佔世界多少比率呢?!結果,我做出來的結果有3%耶!雖然,這個數字看起來好像也不多,但是,很多人在Yilan的那篇文章留言,表示自己去過的地方只有1%,所以,當我看到自己的結果時,感覺到有些不可思議咧!我有去過這麼多地方嗎?自覺沒有去過很多地方的我,也覺得,我應該也是屬於落在1%的人當中!
在仔細的瞧瞧地圖,有沒有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啊!地途中,用紅色標示出來的區域表示為自己曾經去過的地方,我因為勾選了美國、中國這兩個國家,結果,我所佔的紅色區域,看起來就大上許多,我一直在想,我的3%難道是這兩個大國所締造出來的假象嗎?
旅行的時候,有個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旅遊書。旅遊書有很多種不同的種類,有針對吃喝玩樂的介紹,詳細的羅列有哪些餐廳可以盡情享用餐點,也有個人遊記式的紀錄,也有文學類別的,每一種書籍種是可以提供你不同的視野,同時也會影響到行程的規劃。為什麼要在這裡特別提這件事情呢?因為,這完全符合這篇文章的宗旨,嚴格說起來,我覺得,這篇文章應該要叫做「跟著趙薇去旅行」才對(註)!
我和小碗在上海的行程,主要都是遵循這本《上海飯團》來規劃的,不,應該沒有"規劃"這兩個字,應該是「根據這本書臨時而隨意的安排旅遊地點」這樣描述比較真切一點!既然是這樣,這本書跟其他介紹上海的書有什麼不同嗎?!有!那就是請注意"飯團"這兩個字,「飯團」根本就是點明了此書的中心思想了,那就是,這是一個以吃為主軸的旅遊書目。而這本書為何最後成為旅程中,少數被帶在身上的重要書籍呢?這是因為,我的上海行身邊有個"夭鬼怡"的緣故!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