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鎖病棟》,用溫柔填滿孤寂靈魂的心!

最近好久沒有試讀了,自從八月份接到上班通知,很緊急的就位後,每天就在通勤、工作、小孩堆中度過混戰中的一日,緊張與緊繃,讓人感到疲憊不已,此時接獲許久進行的試讀通知,忍不住就報名了,其實沒有太多時間閱讀,也沒有太多時間寫心得,終於坐定在電腦前,準備寫心得順便查看繳交日,居然又,已過deadline兩天,真是落筆又過了好幾天=_=~哀。回想閱讀《閉鎖病房》時所進入的微妙的書中世界,思緒飄移至另一種時空想像感到的放鬆愉悅,終於明白,為何有些人即使生活苦悶也依舊能屹立不搖的沉溺書海中。這本書談的是病房,筆觸相當溫柔,故事緩和,餘韻十足,病房中的人際關係,令人動容 ,即使在小小的封閉的世界中,也能找到一絲溫暖與感動。



既然這本書在宣傳的時候,標榜著「日本的侯文詠」這樣的稱號,可見,這名作家也是位醫師來著,受過專業醫學訓練的精神科醫師,帚木蓬生,在他筆下的病房世界,果然描繪的相當深刻入微,病友矛盾的心理反應、因病而產生的家庭困境、病房的世界都相當完整的呈現在這本書中。

精神病房,一直是令我覺得非常奇妙的世界,這群住在這裡的人們,因為”腦袋”生病了,而住進這裡,每個人的症狀可說是百百種,但是,在醫生的病歷中卻寫著幾乎相同的病因”精神分裂症”,這不僅是小說中的巧合,在現實生活中,曾在精神療養院短短實習過一個月的我,也曾經在實習階段發現過這個現象,當我認識了A、B、C、D…的病人後,意外的發現他們都有著相同的診斷時,內心有不小的訝異,而在經過與督導的討論後,我們卻發現A、B、C、D…之間其實是存在著差異的,進而發現,他們被誤診的可能性。

或許有人以為最後會搞到住院的人,其實都是差不多的瘋狂,但是,事實上,病人與病人之間也有著極大的差異,也因此,當我讀到劇中的靈魂人物阿中不小心看到醫護主任的筆記時,心底特別的有感覺,也想起了過去在那短短的實習期間,曾經短暫接觸過的病人身影,這些病人們渴望回家,但卻知道,這是條不可行的路時,他們能做的,也不過是祈求接下來在這終身居住的病房中找到安身立命的一小塊天地。

書中的病人們各自有著不同的身分背景,因著不同的事故,一起住進了這棟精神院中,他們之間有的人已經相處十幾年了,彼此間也培養出深厚的情感與默契,或許他們共同的心願是回家,但是,不論是基於現實或心理因素,他們都有著無法回家的理由。為什麼他們當中有人應該可以回家了,但是卻不回家呢?除了家人的反對外,肯定有什麼樣的心理機制,讓他們自己無法跨出這一步吧?而這家醫院,針對某些狀況不錯的病人,開放自由進出醫院的權力,但是,仍舊有不少連跨出醫院的勇氣都沒有?

整部小說,以一種循序漸進舒適的速度前進,即使發生了極大的衝擊事件,也是平緩的前進,讀起來很舒服,而故事前進到最緊張的高點後,所有人產生的質變,也再次讓人深思。現在有許多醫學的證據都顯示,類似這種精神方面的疾病,其實生理的因素影響也很大,腦部的傳導物發生問題,以致產生疾病,藥物當然可以控制症狀,但是,讓病人真正無法跨出病房的原因,最重要的還是心裡的那塊看不見的障礙,阻礙了離開病房之路。帚木蓬生以溫柔的筆觸娓娓道盡這些心底脆弱深處,描繪的很完整,閱讀起來卻沒有壓力,讓人能以一種全新的角度看待病房的世界。

在病房中的小天地中,許多人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式,或是,以為暫時得到平靜,然而一名因吸毒與犯罪而轉進精神病房的重宗卻嚴重破壞的醫院的平衡,破壞了大家的生活秩序,進而引發病房中一連串的事件,而這一切,也慢慢的引導至阿中準備離開醫院進入社會生活的決定。

而阿中希望回歸社會的過程,則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感到玩味不已。

阿中經過多年的治療,加上可以自由的進出醫院,其實早已具備回歸的能力,但是家庭,以及種種適應上的問題,他始終逃避面對離開醫院這項選擇,直到,醫院發生了一些事情讓阿中轉變想法,下定決心要嘗試,他才終於開始行動,說起來,他的適應能力不錯,應該回歸社會沒有問題,但另一方面,即使一直有按時吃藥,他身上某些妄想的症狀還是存在的,只是這些症狀因為受到藥物的控制,已經不會影響生活了,所以醫生也覺得,他應也具備了回歸的條件,然而,曾經受過他發病之苦的家人真的可以接受這樣的狀況嗎?這整個過程最兩難的,我想就是這段病人、家庭、醫院間的拉扯關係。

醫院存在的目的是什麼?精神醫療人員的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幫助病人回歸社會,適應社會嗎?但是,站在家人的立場,這個過程還有陪伴的過程又是多麼的艱辛難受,這刻骨銘心的記憶,他們又該如何突破呢?而病人呢?什麼樣的狀況才可以稱得上可以適應良好?其實腦子的功能某些部分故障了,就像是身體其他部位一樣,是一種不可逆的過程,或許它可以復原到一個程度,但是,要回到好像不曾遭過破壞的樣子,是不可能的,就像是,手腳斷了,接上去後,總還是會有操作不順的地方,大腦的功能,某些時候也是相同的,不可能回到不曾發病過的樣貌,那,在這種條件下,究竟病人是否有自主權決定自己的未來?

牽扯到這些問題後,真的很難有絕對的解答,帚木蓬生,他只是將這樣的爭議擺在你的眼前,再加上溫柔的敘事讓你可以有不同的體認與沉澱。在那樣充滿各式雜陳氣味的空間裡,每個人活在自己獨特的世界中,作者雖然寫出了他們可悲的人生,但是,卻不絕望,或許這就是,人間處處有溫暖,即使是破碎之離的世界,也可以找到它安然自處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