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風格 |阿德勒心理學,生活風格不同的人也可以和平相處,之,妹妹居然幫哥準備早餐,值得筆記一下,對吧!!

1692796592202

 

生命是奇蹟

#分享故事順便 #阿德勒心理學筆記  #池上金剛大道風很大 #每個人都像瘋子髮很亂

今天女兒早起,不只幫自己準備早餐,還順便幫哥哥準備一份,Tony在房裡聽到外面的動靜不動聲色,等孩子都差不多在吃早餐時,才出現在客廳,他很開心的衝進房間跟我說客廳發生的事,然後,很開心的說「我可以出門運動,不用幫大家準備早餐了!」

他跟我說的時候,才早上6點出頭,我也到客廳跟女兒說“天啊,你們每天都這麼早起,還準備好早餐給妳哥,妳早睡早起貫徹的太好了,我都要被妳影響了,太厲害了!”

看見孩子的亮點,並感謝他的付出,這點我真是做得不賴啊🤣🤣

而且我真心不騙被孩子氣場影響中👏👏

雖然,在與孩子互動時,我會影響孩子,但,我從沒有期待他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希望他們只要安心的做自己就好,擅長什麼發揮什麼就好

也因此,看到孩子偶有讓人意外的舉動,我都覺得是生命的奇蹟啊!感恩!

說到做早餐這件事情,我們家真是有各種歷程,從小孩叫不醒父母準備,孩子知道時間概念會提早起床父母準備早餐,到孩子會早起全家輪流準備,到完全不準備自己上學自己採買,到爸爸早起準備or孩子自己出門採買……其實,沒有固定的模式,每隔一陣子就會變動調整啊。

話說,作為早餐這些發生的小故事,我還會用在課堂上當範例,主要是用在生活風格取向的說明,這裡因為無法詳細說明,怕標籤化,就不說孩子各自的風格取向了。

我只能說,他們風格極為不同,絕對會想打架的那種😆😆(他們生活風格可以如此衝突也算生命的奇蹟啊🤣)

就是,同一個家庭養成很不一樣性格的孩子,在課堂裡解說這個歷程時,同學都會笑翻,進而聯想到自己的生命人際經驗(嘖嘖講課時我還真用心良苦啊絕對不是只笑一笑而已喔),其實,對於不同個體有更多的角度可以觀察,真的是很有趣的事情,知識如果不能落實在生活中應用,也只是知識而已。

所以,關於自己做早餐,真的是漫長的歷程無誤,開過無數家庭會議,不斷調整過後,最後就是~#每個人把自己顧好就好~雖然結局如此(那為何不要開始自顧自),但是,重點是陪伴的歷程啊。

說到理解生命風格的好處就是,可以幫助彼此更認識對方。

每種生命風格都會有它的優勢與劣勢,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也沒過要改變孩子,我覺得,重點在於,懂得欣賞每種風格的獨特之處,欣賞它與之共處,而劣勢那些讓人苦惱的特質,只要看見就夠了。

每個生命風格的形成,有的是說,六歲決定,有的是說十歲決定,當然一生可能都會不斷變動,生命風格是阿德勒心理學的說法,其他的心理學理論,可能會用性格、個性、信念來表達同樣的概念。阿德勒心理學,用 #生命風格 表達,是想表達其可以變動的彈性,既然是種風格當然也可能變化。

不過,在看孩子的生命風格時,我比較少想到 #要改變生命風格 。

因為我覺得,生命風格的形成有它的意義與好處,會想用這種方式生存,一定是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到生活,因此,不需要特別去改變它,因此,只要知道這種生活風格的行為層面、造成的影響是什麼就好,生命風格本身沒有問題,問題處在 #如何運用它,以及,是否有 #彈性

很多生命的問題,往往是處理問題的方式、態度太過於 #僵化

僵化,才是問題本身!

譬如,生命風格偏好控制,聽到‘控制’二字可能會覺得很負面不會,但是,換個角度來看,這種風格偏好的人,做事情很有效率,而且,有組織力領導力,同時也會比較守規矩,因此,是有很多好處與優勢的。但是,如果這些優勢傾向沒有彈性時,可能就會變得讓人覺得太有操控性。

很多事情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的,認識自己的生活風格,只是更了解自己的優勢與劣勢,第一步是覺察自我,下一步,才是思考是否可以調整。

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每個人都是自己問題的解決者因此,認識自己的狀態,並且,自己想幫助自己調整,才是最終的王道。

話說,雖然觀察到 #生命風格 後沒有要強行改變,但是,認識個體的生命風格,是開啟彼此互動的第一步,而且,仍是有個 #動向#目標 的,而阿德勒心理學很重要的核心之一就是 #社會情懷(即存在於群體的 #合作#貢獻)。

妹妹做早餐雖然是她的小事,但是,為哥哥順便準備一份卻是 生命的大事,代表著,從小彼此競爭的兄妹關係,往合作邁進(媽媽覺得欣慰)。

最近,我正在構思第二本繪本主題,就是想從,每次演講單位調查聽者關心什麼議題–點播率頗高的–手足競爭。

手足競爭,還真是千古難解的問題,但是,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還是有些切入的角度可思考,畢竟,阿德勒是第一個提到出生序、家庭星座、四個錯誤行為目的的心理學家,這些概念,每天我都用在家庭生活裡啊,真的很有幫助,最近我自己設計故事文本都覺得喜歡,敬請期待!

最後,我忽然想到,很多人,來到講座和課程裡,都是希望可以得到某個問題的解答,當然,很多事情可以有個 #解決的方向,但,很多事情並不是做個一次、兩次、三次……就可以達到目的,希望大家在看待心理學時,不要覺得,有什麼神奇的奇蹟,很多事情,都只能不斷地一而在再而三的累積起來,慢慢的才會看清事情的樣貌的啊,因此……

生命只有累積,沒有奇蹟!!

等等,我在打臉自己本文標題嘛😆😆

其實,奇蹟與累積都很重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