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精神 |閱讀筆記,咖啡館在維也納與巴黎的樣貌

當咖啡成為世界與生活的一部分,#閱讀咖啡 #閱讀巴黎咖啡館歷史 也無妨,閱讀book #咖啡精神 #2023閱讀筆記 。閱讀咖啡的書籍與紅茶書,氛圍非常不同,紅茶書常會聚焦在英國文化如何影響茶,因此,除了沖泡茶的技巧外,英國在歷史上發生的大小事如何影響飲茶文化,英國的航海版圖如何變動,有那些戰爭就很重要。因此,想要更貼紅茶在世界上的變化,常常就需要接觸英國文化,而且,也會認識英國飲茶氛圍如何擴展全球,也因此,一路的延伸到英屬印度之間的關係。然而, #咖啡 就是非常不同的路線,咖啡起源於中東的伊斯蘭世界,最早是在伊斯蘭圈圈裡的提神飲品,許多朝拜信眾看見宗教領袖飲用,也開始喝了起來而逐漸散播開來。

而茶最早是 #唐朝時推行佛教,僧人因過午不食,再加上,一直誦經會想睡覺,喝茶可以提神(因此除種茶外也茶不離身-茶,從以前就有提神飲料了啊哈哈哈),一般信眾看到僧人這樣喝茶,也跟著喝了起來,漸漸流行起來(原來古時候僧侶才是帶動時尚的人啊)。

因此,咖啡與茶,最早都是提神用的!

然而,咖啡終於從伊斯蘭宗教圈擴展開之後,先是土耳其,再來是歐洲各國,有趣的是,咖啡在歐洲幾國有些不同風格,但很明顯的是,是男士聚集的地方,茶館、茶會則是女士聚集的場所。從歷史角度來說,咖啡起步晚但在歐洲蔓延快,茶則是跟著大航海而改變英國的茶文化。

在 《#咖啡精神》書中描寫維也納興起的咖啡館,則寫到以下文字👇👇

維也納咖啡館的顧客愛似乎是一群不愛運動、厭惡室外空氣,以及不愛家的男人,他們一天之內會造訪咖哩館好幾次;白天時安靜地在咖啡館內閱讀報紙,晚上則是和朋友們在此盡情交談,交換見聞或是打撞球娛樂,這讓咖啡館從早到晚人生鼎沸 《#咖啡精神》p46

看到上面描述,我想到心理學家阿德勒也是個非常愛泡在維也納咖啡館的人,聽說他還因此而被老婆唸過,因為他老婆在當代也算是難得的受過教育的女性,好像對老公這點不爽,而有趣的是,阿德勒還是兩性平等的提倡者(老婆也稱得上是當代女文青卻需要在家顧小孩)。

咖啡館普遍定義為孕育思考的地方,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咖啡館取代了啤酒館,成為大家聚會的地方,而維也納咖啡館的標配是:紅色樺木椅、大理石桌、明鏡、水晶吊燈、木製書報架、撞球檯。

許多人是為了閱讀而來,因為咖啡館通常會提供報紙,只要消費的起咖啡,就可以免費閱讀(這對知識傳遞、觀念啟發影響很大),特別的是,維也納咖啡館設有撞球檯,因此,晚上也成為娛樂的場所(甚至延伸為彷如自家客廳概念),而有了上段文字的描述。

每個國家喝咖啡,卻有著不同氛圍,在開始流行之初,展現不同特色。

英國咖啡館有濃濃的重商主義,咖啡館是交易商業訊息,1652年第一家開業的Pasqua Rosee 位於倫敦股票交易所附近,這裡也自然成為場外交易的據點 《咖啡精神》p71。

而1686在巴黎首家帶動 #巴黎人的巴黎風格的CafeProcope 以精緻的手工繡幃掛毯、威尼斯進口的明鏡、水晶吊燈、大理石桌……讓空間呈現出亮敞高貴的氣氛 《咖啡精神》p76當時的巴黎已經是個興新的城市,有各種社交公眾場所(宮廷宴會、沙龍聚會、科學院、圖書館、小酒館、公園、市集),而咖啡館則以洛可可風呈現,擺脫沙龍、學院的身份限制,也沒有圖書館的安靜需求,付得起咖啡錢,就可以來這閱讀報紙、與人聊天或下棋。

這家咖啡就在法蘭西喜劇歌劇院附近,很多文人作家都會在這聚會,特別是劇作家作品演出後,就可以在咖啡館聽見大家對劇的評論(有劇作家甚至會裝扮偷聽)。後來巴黎的咖啡館成為革命者聚集的地方,改變了整個法國的歷史發展,影響法國大革命的發展。

這本書感覺像是作者研究所論文的延伸,因此,對於法國的咖啡文化,演變,有非常深入淺出的解說,從歷史不斷演進,可以看見咖啡館的演變,以及不同地理位置所產生的差異。

咖啡館在巴黎的演進而:華麗精緻的巴洛克風–>洛可可風–>人文精神–>平民與政治(右岸。法國大革命)–>布爾喬亞的時髦擺闊(右岸)–>波希米亞的浪漫(左岸)

如果可以清楚這個脈絡,在巴黎旅行,也會對於區域的發展有更清楚認識,可以建構出屬於自己的巴黎咖啡館散步地圖呢!

本書已絕版,是書櫃上翻出來的,在認真閱讀歷史書幾個月之後,再重新閱讀這本多年前讀過的書,確實有著不同的感受,這種深入淺出,需要花一點時間筆記的書,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