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海之雨》,曾經,它是一種充滿希望的雨聲……

自從看過吉納‧B‧納海的《天使飛走的夜晚》後,我就很喜歡她訴說故事的方式,在那本書中,她用生動的筆法,將每個人的生命訴說的栩栩如生,每個平凡人成了傳奇,同時彼此間相互交錯影響,形成了全書的張力;然而,在沉寂多年後,吉娜才又有新的創作《裏海之雨》,有別於《天使飛走的夜晚》的魔幻,這次,她簡簡單單的描述兩個家族的故事,或甚至更簡單,關於一個母親的故事,雖然沒有綿延的人物交錯,但是,卻有更多深刻的情感,我在閱讀中,看到許多的無奈、無力、包袱,但是,卻也看到滿滿的包容,她用寬容來看待這樣一個家族的喜悲,讓人闔上書頁時,有股情緒縈繞不去,那是種淡淡的哀愁,但,又伴隨著一股說不出的力量,隨著書中的角色繼續的存在著….。《裏海之雨》是本很有韻味,又深刻動人的小說。


儘管我在說出第一個字之前就已經知道故事的結局,但我還是喜歡每一回講起它時,心中懷抱著看見不同結局的那種可能性,那種希望。─ ─ By 雅艾絲 《裏海之雨》

這是個由小女孩,雅莉絲,主述的故事,她要說的事關於她母親的故事,在談母親的故事之前,她早已經知道結局了,但是,她依舊以一種懷抱希望的心情來說故事,這樣的開場,讓剛翻書頁的我充滿期待,究竟她是怎麼樣的母親?究竟有什麼特別的傳奇?究竟為什麼雅莉絲要特別提到「懷抱看見不同結局的可能性來」說這個故事?

這是本以伊朗為背景的小說,伊朗是個伊斯蘭教的國家,這個宗教戒律嚴謹,排它性高,而且又居處中東保守的位置,身為猶太人,信奉猶太教,本身就與這個國家治國的理念格格不入雅艾絲的父親與母親都是猶太人,出身猶太家庭,不過,一個是富裕人家的代表(父親),一個是貧窮人家的代表(母親),僅因為階級不同,也由此衍生許多婚姻上的問題。再加上,猶太人生在伊斯蘭教這樣的環境中的種種包袱,整本書讀來,對我而言充滿了濃厚的異國風情。

其實不管是那個國家、社會,總是會有它約定俗成的習慣,有自己拋不開的包袱,所以,雖然讀的是關於伊朗的故事,但是,我彷彿也可以見到一些存在台灣社會的問題:家族傳統的影響、階級的差異、女性角色扮演等。有些情緒是跨文化共通的,因此,在閱讀雅莉絲母親的故事時,也有許多感同身受的無奈感。

芭荷兒,身為一個母親,其實不能稱得上稱職,她強勢、情緒化、對女兒冷淡,但是,主述故事的是雅莉絲,她,卻從芭荷兒與父親歐密德的相遇、芭荷兒成長的家族故事,娓娓道來,以一種包容的角度,來看待母親的不稱職。歐密德,也不是個完美的父親,他,軟弱、疏離、而且外遇,但,雅莉絲卻看見了他的孤獨,以及軟弱背後所隱藏的渴望。看到這樣的母親與父親,這樣的愛情故事,心中忍不住去想,它,又會有什麼充滿希望的結局呢?心中的感概也因此揮之不去….。

就這樣,在我魂縈夢牽的這座城市,在初春的這個早晨,我父親看見我母親站在他面前:他看見了一個出身寒微,但精神無比豐足的女孩。─ ─ By 雅艾絲 《裏海之雨》

雅艾絲的父母之間沒有愛情,但是,他們之間存在的階級差異,讓歐密德獲得某種掌控的權力。而對芭荷兒來說,擺脫貧窮,嫁給有錢人,彷彿也是個生命的轉戾點,她可以展開新生活,只是,她從來沒有想過代價是什麼。兩個稱得上良善的人,錯誤的擺放在一起,成為夫婦,似乎注定悲劇的結局。這使我想到,現代許多年輕女性夢想嫁入豪門,但是,她們卻可能沒有想到,豪門的家規與平凡百姓間有什麼樣的距離,再者,所謂的豪門,也有所謂階級之分,歐密德雖然有用不完的錢,但是,卻得仰賴他的家族,芭荷兒又怎麼想得到,原來自己的丈夫在家族中的地位是如此的微小呢。而本書中簡單又觸目驚心的殘酷,既將這種貧富差異講得輕描淡寫,卻又表達的深刻。

芭荷兒的性格並不討人厭,她天真熱情,社會化不足而顯得有些傻里傻氣,但是,她就是不適合這種已經拋棄猶太背景的上流社會,16歲的她,就這樣懷抱著理想嫁入不屬於她的世界;歐密德情感表達平淡,但是,家世背景優渥的他,外表俊俏,他其實可以有很多其它的選擇,但是,他卻選擇一個總是懷抱著喜悅與期待的女人,這個女人,不夠美麗,不夠聰明,不夠與他相配,恐怕永遠也無法與他的家族匹配,但是,她,卻有種他始終缺乏的熱情。

故事來到這裡,總是讓人期盼是否有奇蹟會發生,芭荷兒是否可以融化歐密德冰冷的心,是否可以突破萬難的,融入這個家族,成為傳奇,而歐密德是否真的給芭荷兒不同於貧民窟的未來?雖然每個階段,彷如都存有一點點希望,彷如都有機會看見不同結局的可能,但是,這本書卻是如此現實,芭荷兒與歐密德永遠有無法跨越的鴻溝、家族的秘密永遠是拋不掉的陰影、上流人始終對下階層不肖一顧、穆斯林透過法律來剝奪猶太人的權力……..。

在《裏海之雨》中,敘述了家族的故事、父母親的婚姻、雅莉絲本身的殘疾,是這般深層但卻又發人深省,層層包裹的社會不公,與家族的秘辛相互糾結著,它,所陳述表達的,其實已經遠遠超越母親的愛情故事這樣的層次。而本故事的主述者,雅艾絲,在這種重重規範包圍下的環境中成長,她的心中可以充滿怨恨,她可以處處抱怨,但是,吉納卻讓雅艾絲以另一種口吻,寬容,來講述這整個情節,小孩的眼光,可以是純真的,也可以是殘酷的,但是,有時候正因為身分是孩子,因此,也可以窺探到許多應該不屬於她可以知道的秘辛(因為總是會有大人覺得孩子還不懂,或想操控他們,而在他們面前講出一些事情嗎)。這本書沒有浪漫的結局,但是,卻有種力量暗伏其中,我想,可能是因為,那種回首過往,細說從頭的呈現,以及,雅艾絲在說故事的頓悟,讓人心中一種想要原諒的情緒。

我喜歡吉納在本書中所呈現的那股力量,雖然,這本書沒有《天使飛走的夜晚》那樣魔幻瑰麗,人物也少了那股傳奇勁,但是,卻有蘊含相當豐富的情感。結局雖不盡圓滿,但是,就如雅艾絲所說的,它,依舊是令人珍愛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的開場,一個貧窮女與富家男的相遇,總是充滿無限希望的可能性,也許,貧窮女真的可以融化富家男的冰冷,也許富家男真的可以愛上貧窮女的傻勁,但是,即使這一切終究沒有發生,但,過程中,每個人都曾經做過一場好夢,他們曾經看過裏海奇幻的顏色,貧窮女曾經滿懷過夢想,富家男曾經試圖修補的努力,以及,漸漸失去聽力的雅艾絲,她,曾經聽過裏海之雨清晰的雨聲。我們不知道其中的人物,會有多少其他的結局與可能性,但是,至少每個人珍視曾經有過的美夢與經歷,這,不也是一種不錯的故事結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