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讚美與鼓勵的差異
- 發現自己的優點與缺點 (以及上述缺點可能代表著什麼優點呢?)
分類 - 心理學筆記本
十個月,是個漫長的學習之路。
看似緩慢,只讀兩本書,真的會有什麼不同嗎?但是,卻在過程中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內在力量產生。回顧這十次的課程,我最替自己感到驕傲的是,十次全部都出席了,每次上課,都會有很多的變數,例如,遇到老公太晚回家沒人接班小孩,上課不得不遲到(於是我們學習如何調配時間彼此配合),遇到孩子真的沒有人帶時就揹著小嬰兒來上課(感謝老師與同學的包容),也遇到全家要出國到清邁(11月的清邁親子遊),還記得那天來上課之後,馬上趕回家收拾行李,同天晚上(隔不到兩小時),緊接著半夜12點就搭著車到機場,甚至,有次讀書會遇到家裡車子壞掉,沒有交通工具到清水,卻意外地開始搭起同學的車,開啟便車聊天之旅,有機會與同學有更多的認識。
昨晚,我心情很差,基於某些理由,夜裡讓我很不暢快,兩個孩子又在旁吵嘴,更讓我心煩意亂的,哭了。於是,等孩子都去睡覺時,雖然夜已深,我還是決定,要去執行 #30天不斷線,果然,出門前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我,才才走不到十分鐘,心情就變好了!!
很多人都說~他不懂愛是什麼,我也是一樣,在成長的過程中,好像有人在愛著我們,但是,又說不上來,哪裡怪怪的,沒有一個好的範本,告訴我們「愛是什麼」,於是,透過閱讀來學習,《愛的藝術》這本書開宗明義就說,愛是一種可以透過學習而來的。很多人因為以為~愛~是指被愛,不知道原來愛是能力的問題,而始終為愛所苦。『愛』是門可以學習的態度,在經過多年的歷練之後,再次的重新閱讀這本書,發現,依舊有好多寶物在其中,分享給大家,純筆記來著!!
最近被「討厭的勇氣」出了續集,而且還標榜著完結篇,不過,關於這本書的心得,居然還沒有完全寫完,看來得在加快腳步才行啊!!
最近有機會到幼稚園與老師們分享關於心理學的議題,有鑒於心理學的主題真是太多太豐富,所以,我挑選了薩提爾模式為概念的分享,談關於自我覺察,因為只有2個小時的時間,能講的內容太有限了,不可能將一個模式介紹的很完善,於是,將主題放在「自我覺察」上,談談,自我覺察對於生活的影響,以及,薩提爾模式又是如何影響自我覺察這個概念!
阿德勒心理學並不是一個改變別人的學說,而是為了讓自己改變的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p.119
- 2015感動我的五本書:https://goo.gl/jnDrrP
- 2016已閱讀純紀錄:https://goo.gl/ZzSwoI
為什麼要上心理學的課程?是心理方面有什麼問題嗎?上次我還遇到陌生的人甚至直接問,夫妻一起上課,該不會是兩個人有什麼相處的問題吧?總之,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上這類的課程,還是會引起好奇,而且,關於薩提爾也有人會問,為什麼要上這個,這個到底是什麼內容呢?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