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博哥的比賽很多,但是,其實,除有一場校內比賽我偶然在學校裡看見了,其他的還真的一場都沒有參與過,有次上課時,學員提到「怎麼會沒有參加,每一場比賽都很重要不是嗎?不是都應該參加嗎?」老實說,當學員提到這事情時,我還真愣一下,因為,我真的沒有想過要不要參加的問題耶,所以,一時間還回答不出來,不過,後來想了一下,基本上,我也不是什麼活動都不參加,是否參加孩子活動,我覺得量力而為就好,而且重點是,除了參加孩子的比賽外,其實,也有很多的事情,例如,最近我們一起看電影!
精心時刻(Quality time)是什麼?
這裏,我參考 這篇 文章的定義「精心時刻的意思,並不是指我們必須用所有共處的時間凝視著對方,而是兩人同心一起做些什麼,並給予對方全部的注意力。所參與的那項活動,其實是次要,重要的是在情感上與對方共度的注意力交集時刻。」
讓我們「一起」做!!
我覺得精心時刻隨著孩子的年紀不同,可以做的事情也會變得越來越多。陪伴孩子「參與孩子的活動」是一回事,彼此共享一些興趣,共同做些什麼有趣的事情是另回事,當孩子越來越大時,他們喜歡的事物,可能漸漸的我們也不能了解,但是,站在他們的觀點看世界,卻是隨著年紀越大,越重要的事情。而在《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裡更是提到「互相尊重」的概念,認為,要達到互相尊重的效果,主要有三個基本態度(p192):
- 相信自己和別人的能力、
- 對他人的觀點如同對自己的觀點一樣感到興趣、
- 願意承擔自己在問題中的責任。
我們都很希望帶給孩子正向生活經驗,但是,上面的三個態度,基本是很難達到的,想要跟孩子參與共同的活動,更需要「對他人的觀點如同對自己的觀點一樣感到興趣」,因為,大部分的父母都會覺得「孩子做的事情是很無聊的、浪費時間的」。但是,那完全是我們的角度,並不是孩子真正的想法,所以,如果可以跟他們同感好奇,其實可以更了解孩子的世界,同時,也會有更尊重他們生活的態度。
part1:我們的鬼滅時光,讓我們跟他「一起」做!
有些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為什麼喜歡某個流行的事物,譬如鬼滅之刃,對很多「大人」來說是很暴力的,為什麼要看?還有,很多Youtuber的影片看起來就是超沒營養超沒料的啊,孩子都在迷這些,真的很糟糕耶。
因為我們這一家子都很愛看電影,最近《鬼滅之刃》非常流行,而且身邊不少朋友都說很心理學,所以,我跟Tony也排班分別帶孩子觀賞電影去,結果,Tony先看完後,就非常喜歡,看完電影拼命想跟我分享心得(我還得阻止他劇透),還回家繼續追1~26集的卡通。
後來我們到嘉義旅行,可以穿浴衣變裝,還因此拍了一系列的照片,我們覺得還滿有趣的啊。
雖然鬼滅的畫風不是我喜歡的那種,但是,它的劇情還滿不錯的,加上,父母都有觀賞影片,因此,我們家人間還多了共同的語言,時不時「全呼吸」、「炎之柱」都出現在我們的對話裡,我還因此跟他們分享用丹田調息呼吸的方法,讓他們知道,影片雖然誇張,但是有些內涵還是有所本的。透過電影角色探討一些事情,孩子也更能接受,這樣其實也挺好的。
如果一開始就禁止,你甚至沒有機會跟他們有共同話題,也無法繼續延伸新話題,所以,如果願意的話,參與孩子的喜好,是個滿不錯的精心時刻的安排。
最近我家老公表示,為了跟孩子有不同的精心時刻,他想每個月跟兒子出門看一場電影,其實親子一起看電影有個好處,除陪孩子看喜歡的電影外,也可以讓孩子有機會接觸不同類型影片,也算是擴充生活經驗,你們說是嘛!
Part2:孩子你可以陪我做嗎?一起的拉筋時光!
如果不喜歡孩子的活動,也可以一起創造—新的互動模式。
最近晚上大家過得有點鬆散,有時候不同的人追不同的巨,讓我覺得夜晚有點吵,因為,我有安靜片刻的需求,因此,我就開家庭會議討論,每天晚上可以怎麼安排。為什麼要開家庭會議呢?因為我不希望「強迫」、「強制」孩子配合我們,而是,共同討論出適合我們的夜晚節奏。
當然啊,開會前,不得不說的是,我跟Tony有先討論些狀況,心裡有點底,夫妻間也有點共識,然後才找孩子們開會的,開會過程中,我們表達自己的需求,也關注孩子的需求,在共同找出合作的方案。我很喜歡這種開會的過程,因為孩子透過開會也會覺得自己很重要。於是,我們約定,每週的週四晚上,7:00 pm後就關掉所有3C產品,放點輕音樂,大家一起拉拉筋,一起做簡單的運動,或是抄經也可以,這樣,每週四就可以跟平常有點不一樣,孩子也有不同的體驗。
最近這樣執行下來,感覺很舒服,而且,因為是孩子同意的,所以,當週四晚他們很想打開電腦、手機時,我跟他們說「這是我的需要,而且,目前一個禮拜也只有這一天需要這樣,所以,可以讓我們試試看嗎?」通常這樣說,孩子是願意的呢!
取得孩子的合作,是增進家庭和諧氣氛的關鍵,鼓勵大家一起來嘗試!!
Part3:更多其他的活動,參與、參與、分享
當然,孩子平常的大小事我們也會參與的,但是,除參與外,彼此分享,也很重要,因為分享就是情感交流的時刻喔,簡單的紀錄最近一起做的事情。希望大家也可以創造自己與孩子獨特的時光。
本篇文章延伸閱讀・參考網站、書籍:
- 心理學專家分析五種表達愛的語言,你知道自己是哪一種嗎?!
-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簡尼爾森博士・p192。
最新【阿德勒父母成長班】即將開課・詳請點閱連結
延伸閱讀:
打孩子外,我有其他選擇嗎?
https://bit.ly/3dDGAeW
你今天生氣了沒
https://bit.ly/2Yg4neo
怒火媽媽的說明說,消除怒火有步驟!
https://bit.ly/2CkyNVF
認識【流動瓶子】,粉絲專頁【按讚】,歡迎交流!!經典好文延伸閱讀….
- 給十年後的妳,謝謝妳愛我!(2017)
- 給十年後的你…..(2016)
- 給十年後的你…...(2011)
- 喜歡,就不會累!
- 曾經,我們很窮,也很快樂!
- 什麼是游刃有餘?買學用品心得!
- 不比較,因為,我們不一樣!
- 體制內,慢慢一起變好,就好!(男)
- 孩子,慢慢來就好!(女)
- 也許,換個方式愛!
- 父母的功課,在設限!
- 阿博仔翻身有感‧父母的愛不一樣!
- 你今天生氣了沒??
- 廣播採訪之張曼娟、侯昌明,流動瓶子聊親子教養與旅行!
- 岩溶巧克力蛋糕DIY初體驗 + 虎甜心6歲生日派對!(2016)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