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如何在資訊不足時,補足訊息?刪除、扭曲、類化!day2

NLP 語言與信念 -2

#人本取向NLP #語言與信念day2筆記

我離開台中了!我又回台中了!

這是同天發生的事情,其實,也是我常常有的狀況,為了讓學習不影響到家庭生活,有時候我會5-6點就出門,然後再18:00前趕回家,接小孩、準備晚餐。其實這樣的移動常讓我很緊張,因為我要趕車,深怕會錯過接小孩時間,長時間處在緊繃狀態下,身體後來吃不消了。

所以,今年花很多時間保養自己,而我照顧自己的方式,就是書寫,梳理自己的內在,而透過寫下的過程,你發現了,自己內在的許多非理性信念。

再一次次的梳理中,我得到心理上的照顧,學習什麼叫做同在與接納。

這段經歷,是人生很美好的禮物,我從每天莫名的掉淚,開始看見這些擠壓在身上的東西有多沉重,而且,一一的練習,放下,一一練習接納而非排除它。

#課程心得開始

每個事件的發生,本身代表的意義是中性的,也就是沒有特別好或特別壞的意思。

但是,經過人的 #詮釋 後,開始有好或不好的感受。

我們看事情很難看全貌,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會提供完整的訊息給我們,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片段的資訊。然而,訊息不完整,大腦就會不知如何解釋「現在的狀況」,於是,我們就會替「狀況」加油添醋,好讓我們可以解釋。因為大腦不喜歡不確定性。

而大腦補訊息的過程,會出現 #扭曲 #類化 #刪減,這三項機制,深深破壞我們對客觀現實理解。

今天課程裡,很細膩的觀看, #扭曲 #類化 #刪減 出現時,會以什麼樣的句子出現:我 #一定 要支持小孩、 合約 #絕對不能 有風險、我 #一定 要在30歲前結婚、#只有 嫁給他才會幸福、贏在起跑點。

上述句子裡的 #一定 #絕對 #只有

這些句子是限制信念,也是讓我們覺得生活困頓的主因,在這些句子下,會覺得生活沒有選擇,因此透過回應技巧,鬆動內心世界。

課程裡有十種類型的句子,每個人也要試著丟出句子檢視,彼此提問練習。

我今天想到的句子首先是 #要有精神才可以做很多事 –>後來覺得 #要瘦才會有精神 #要瘦才能好好打扮

其實精力問題跟睡眠有關,而且,只要晚上沒睡好,就會馬上胖,所以問題都環環相扣,讓人沮喪。我常會想念體力很好的自己,也會想念更自由移動的日子,還會想念再瘦一點的自己,還會想念可以去運動的自己。

自從生完孩子後,在一些無可避免要參加的場合裡,我因為外型變胖被羞辱好幾次:你看胖子筋骨也可以很軟、妳太胖了會穿不下隊服、妳不在下週瘦10公斤就穿不下隊服、你多了個孩子除了手頭緊我看你衣服也很緊。

其實,外型變胖,當然自信也會受到影響。但是,仔細想想,這些惡意的言語,才是讓我感到受傷的部分吧。而這些話,都是在同個團體不同人說出來的,當他們完全不顧旁邊是否還有別人,只覺得,說這些話是 #為你好 才說時,其實他們的善意已經打擊了我。

而當時,我才剛生完孩子幾個月就去支援活動,確實是最胖的時候,之前,我出於理解對方的善意,當下只是覺得不舒服、很窘、很丟臉,但是,確實也讓我的心漸漸遠離團體。只是,人遠離了,那些話語還刻在妳的心底。

這兩年多來,我也慢慢地瘦了,但是,還是沒有瘦到理想體重,我明白,有些事情,現實狀況確實讓我暫時做不到,例如早睡、運動、7點前吃晚餐、要控制飲食等等。考慮現況的困難,其實,事情慢點達到目標也是可以的。

但是,我想,因為,我內在的感覺很受傷,我沒有承認過,我確實被別人攻擊外在而受傷,我想被喜歡,我想被欣賞,也不喜歡因為提到想瘦時,別人一直提供方法,好像我是個需要被幫助的人,其實,我希望的只是被理解而已。

試著理解一個人,因為生完孩子還無法恢復~身材、體力、頭髮、思緒,這種失去的感覺,有時候很讓人沮喪,但是,有時候,有點沮喪、抱有希望,會讓妳有動力想要努力。所以,沮喪沒有完全的不好。

其實,我提到 #瘦才會有精神,可能不只是 #想瘦 這樣的意圖而已,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背後隱藏的,曾經聽過那些話語受傷的感覺,以及,那些話語背後隱藏的意涵,妳不瘦=妳不好=妳不努力。

而看到這背後的一串東西後,其實瘦不瘦,怎麼瘦或許不是重點,而是,那些被看不起、嘲笑,#不想認輸的心情 渴望得到安撫才是重點吧!

最後,今天有幾個練習

老師講一個74字的故事,裡面很多線索不明確,但是,經過幾回合不同方式的探討後,再經由每個人自己說出這個故事的完整版。沒有標準答案,所以,8個人說出八套不同的故事。

其實,這在在說明了,人腦會自動補齊故事的細節。

這讓我聯想到,每次選舉時,不管提供什麼資訊出來,大家揀選的重點也會大大不同,重點不在事實,而在,你決定如何解讀。因為我小時候都會跟爸爸去造勢活動,然後分享訊息給同學,會赫然發現,在同一個台灣,對同樣的資訊有兩種不同的理解,當時我就覺得好訝異與好奇。

不過,也因為這個緣故,我越來越少聊政治,因為同邊就有同樣的話題,沒什麼意思,不同邊聊不起來還會有驚奇。

所以,訊息的扭曲、類化、刪除,確實是無所不在,時時可觀察到的喔。

而且,聊到教養時,也會有類似的狀況,其實並沒有絕對完美的教養方式,都是選擇與承擔結果而已,但是,在教養時,卻很容易僵持,覺得怎麼做才對,如果怎樣沒做到就NG,其實,就算沒有照著你自己理想的方向走,教養這件事,也絕對沒有完蛋了這樣的事啊!

所以,給大腦可以調整的空間,在很多方面都會解脫啊。

#一句話vs明確語言模式找出完整故事

透過一句話,以及,一串問句,最後完整的故事要浮出。雖然過程中,大家都會走偏,沒有照著本來的期待、計畫走?,但是,這就是練習嘛?!

而是過程好燒腦啊,上完課都餓了,可是只能趕高鐵,台鐵便當也賣完了,回家附近只好趕快吃高熱量的麥當勞。

其實練習時,讓我想到週六與學員互動時,她問題卡住了,我原來還可以用些句子 #陪伴 她整理自己的內在世界。

我覺得 #跟隨與陪伴 是門可以不斷精進的藝術,過程裡,保持好奇,不要覺得你懂得對方,而是,陪對方用他自己的角度看事件,陪伴者,只是幫助當事人把本來就屬於他的世界展開讓他自己看見,那些被他扭曲的導回來,那些刪除的片段找回來,那些類化的退回去,如果可以做到真正的陪伴,真的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啊!

擅用大腦的補腦功能,就能創造語言的魅力,與潛意識當朋友!

其他NLP心得筆記・延伸閱讀・認識【流動瓶子】,粉絲專頁【按讚